拍品專文
2016年,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為洪淩舉辦了大型的回顧展。
洪淩隱居黃山三十餘載,在反覆實驗中探尋其藝術中的源頭。其畫作透過形式和技巧來刻劃神韻、洗滌心靈。洪淩深受中國現代山水大師黃賓虹的影響,在一次訪談中,他曾說:「在黃賓虹的筆墨裏,樹木、山峰、草木攪在一起, 這有一種似在非在的氣息彌漫,同時筆觸幹濕、寬窄、轉折的變化內力十足。」在《竹韻》(拍品編號 397)中,藝術家透過油彩豐厚的質感,營造讓視點得以進入的景深,增加畫作的空間層次性。畫面上的冷色調,除了用來捕捉被白雪覆蓋的山景外,更傳達洪淩的內心世界 ─ 一個有時充滿著蒼茫、寒冷氣氛的角落。
洪淩隱居黃山三十餘載,在反覆實驗中探尋其藝術中的源頭。其畫作透過形式和技巧來刻劃神韻、洗滌心靈。洪淩深受中國現代山水大師黃賓虹的影響,在一次訪談中,他曾說:「在黃賓虹的筆墨裏,樹木、山峰、草木攪在一起, 這有一種似在非在的氣息彌漫,同時筆觸幹濕、寬窄、轉折的變化內力十足。」在《竹韻》(拍品編號 397)中,藝術家透過油彩豐厚的質感,營造讓視點得以進入的景深,增加畫作的空間層次性。畫面上的冷色調,除了用來捕捉被白雪覆蓋的山景外,更傳達洪淩的內心世界 ─ 一個有時充滿著蒼茫、寒冷氣氛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