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 不管是把碑刻还是把古画植入我的作品进行创作, 无非是想提示我们应该如何在创作中与古人进行隔空交流的问题。这种交流是虚拟的, 但通过再创作它变得真实。”
— 王天德
王天德的创作以现代视野重新诠释及探索字与画之间的关系。他有扎实的传统水墨画功底而不拘泥传统,以综合媒介塑造出极富观念性及实验性的装置艺术。作品中错位的山水由两层画面叠加而成:艺术家在底层的宣纸上以传统水墨的笔法表现出山水和书法的笔墨痕迹,再于表层以香灼烧皮纸。火灼山水创作源于艺术家一次偶然的经验:香烟灰掉落在宣纸上,烧灼出意外的形状。受此启发,王天德常以香代笔或以焦灼的纸面交迭于水墨山水之上,借景组合成构图,对技法与材料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对水墨书画传统的革新。
《清谧境》中双层画面叠加后产生了全新的空间,构成山水与书法的图像,以全新的视觉语言对话传统;画面下方又采用《群玉堂帖》古石碑拓片,与画面本无直接佐证的关系,其历史的久远或许开启了现代人穿越时空与古人直接对话的空间。因此语言、 文字及图像在古朴高雅的画面上交错,令人无法观其形、辨其意。
— 王天德
王天德的创作以现代视野重新诠释及探索字与画之间的关系。他有扎实的传统水墨画功底而不拘泥传统,以综合媒介塑造出极富观念性及实验性的装置艺术。作品中错位的山水由两层画面叠加而成:艺术家在底层的宣纸上以传统水墨的笔法表现出山水和书法的笔墨痕迹,再于表层以香灼烧皮纸。火灼山水创作源于艺术家一次偶然的经验:香烟灰掉落在宣纸上,烧灼出意外的形状。受此启发,王天德常以香代笔或以焦灼的纸面交迭于水墨山水之上,借景组合成构图,对技法与材料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对水墨书画传统的革新。
《清谧境》中双层画面叠加后产生了全新的空间,构成山水与书法的图像,以全新的视觉语言对话传统;画面下方又采用《群玉堂帖》古石碑拓片,与画面本无直接佐证的关系,其历史的久远或许开启了现代人穿越时空与古人直接对话的空间。因此语言、 文字及图像在古朴高雅的画面上交错,令人无法观其形、辨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