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在我的假山石系列中,我的游思縈繞原來物料的材質。作品的鏡面,自能引起觀者最純粹的回應。這種由物質經驗所生的景象,滋養了人的精神」-展望
藝術家展望的作品包括攝影、裝置藝術、表演,並偶爾製作錄像,但他最著名的是那些典雅、概念嚴謹,並要花費大量功夫去實踐的不鏽鋼雕塑。藉著這些作品,展望諦聽源遠流長的中國哲學和美學當中對自然、環境、「真」與假的見解,同時藉著為它們注入生機以表達他身處的當代現實生活。從拍品《假山石 No. 86》(Lot 2027) 中,我們可以看到展望對藝術的探索,那光滑而映照反射的表面,各自呈現出展望身處的當代北京在文化及商業上轉變而形成的張力。
此拍品的總版數是四件,其中兩個版數的作品為中國及美國的私人收藏,而此作品為唯一的藝術家試版,讓這件作品在收藏界顯得更為珍貴稀有。展望在他所著《新素園石譜》一書中討論過這件獨特的作品,思考石頭的特殊性有點類似樹木的形式。在古代的《素園石譜》中所記載並論述的「樹石」通常是因為它們本身相對的稀有罕見及美學上的獨特性而被高度關注。展望仔細思考了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以新舊形式的衝突創造出如此的似是而非的矛盾,進而將石頭轉化成不鏽鋼來添加另一個「人工」的層面。
中國人自漢代以來,或為陶冶性情、或為美感的涵養,而有收集奇石的興趣。士大夫們稱這些奇石為「供石」,他們閒時賞玩這些袖珍峰巒,欣賞其中因歲月造成的痕跡,認為其崔巍的外表突顯了造物的雄奇,重疊的層次表現了深度,石上的洞更有著一種天然的韻律之美。中國庭園中的奇石代表著仙境中難以攀援的險峰,配合池水,自成天地。
展望的假山石是在通過錘打鋪在奇石表面的不鏽鋼片而成,原石被鎚碎和揚棄,剩下的鋼片經過銲接和細心打磨後便成如鏡子般的材質。成品中空如一座大鐘般,叫觀者狐疑裏面到底包藏著甚麼。打磨過的表面閃亮無色,反映著周遭的色彩,既融合又同時改變了環境。這種照見物質的經驗、沁人心脾的鏡象,引領觀者獲得最純粹的感受。故此這些「假」石是當代中國反映「真實」的完美紀念碑。它們是一個空殼,來源並不重要,其真實性亦是見仁見智,而它的重要性只因它令人歡喜和充滿誘惑力。在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那變化多端的表面下其實是中空的,而《假山石 No. 86》是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紀念碑,盛載和反映出新世界的多元現象。
因此,展望在「浮華」中感受的喜悅,與同期傑夫˙孔斯創作「慶祝」(Celebration) 系列時,那普普藝術諷刺風格的甜美形式不同,但或許較為接近欣賞安尼詩˙卡普爾凹曲鏡面所得到的感受。展望透過作品所表現的,與其說是對中國文化的嘲諷,不如說是以現代物質重現中國美學的核心價值。遠觀之下,這些岩石似乎閃爍著生命的光彩,呈現有若異界般的神秘氛圍;一旦靠近《假山石 No. 86》,周遭環境便會陷入交錯扭曲的映射中,令觀賞者感受誘惑、迷亂甚至不安,迷失在視覺的奇幻世界裡。
如巫鴻所著:「我們必須瞭解展望這裏的意圖並不在於調侃。他所說的『晶亮浮華的假性外貌特徵』並不一定是不好的品質,而他的不鏽鋼山石也不是對當代物質文化的諷刺和嘲弄。相反,他認為天然的假山石和它們的不鏽鋼複製品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選擇和創作的物質形態,它們不同的材質在不同的時代滿足了不同的需要。他所希望揭示的問題因此是當代文化中『真偽』的問題:究竟是哪一種山石,是真正的天然山石還是他的不鏽鋼複製品,更真實地反映了眼下的中國文化?有趣的是,古人把天然太湖石稱作『假山石』。依展望來看,當這類古典文化中的觀賞石繼續被用來裝飾當代環境時,它們就真的成了『假』的了,但他用不鏽鋼製成的岩石即便是人造的,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