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油彩 畫布
1990年作
來源
2006年11月22日 北京匡時 編號706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the correct medium for Lot 2352 is mixed media on canvas.

拍品專文

在他早期作品《胭脂系列》(Lot 2352)中,臉上帶著花朵的突變生物似乎傳達一種帶著幽默的模稜兩可感覺,自嘲的同時又隱隱帶著譏諷。李山在他獨特的藝術生涯中,經歷多次的創作形式變化,但持續找尋能夠從扭曲當中擷取熟悉問題的形式。 中國當代藝壇在1990年代出現政治波普風潮,王廣義、余友涵、李山等藝術家,以各自的觀點詮釋中國高度共產主義下的視覺文化,展現微妙、多元的藝術風格。藝術家借用這些大眾熟悉的符號、意象,呈現消費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衝擊,或以毛澤東的形象創作,對大時代獻上禮讚。李山筆下的毛澤東獨樹一幟,巧妙的在政治外融入了性禁忌,以諷刺的手法重新演繹這位眾所週知的人物。 作品《無題》(Lot 2438) 融入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藝術訴求「紅光亮」,以經典肖像為題,描繪瀟灑而激進的少年毛澤東。紅色的背景象徵文革,也象徵感官享受,顯露出人們在膜拜偉人時,所隱含的欲望及自我投射。《無題》 (Lot 2351)中的毛澤東帶著一抹微笑,手捻蓮花。作品並非純粹為破壞偶像,人物柔和的姿態、蓮花、手勢,都讓人聯想到佛祖的形象;李山在作品中注入一股宗教意象,為人物增添了幾分優雅的感性和純淨的靈性。紅色的胭脂衝擊視覺,也強化政治的意識形態,蘊含破壞、轉變的特質,巧妙的討論權力、情慾,以及門面等議題。李山戲謔的玩弄多層次的模糊意象,一針見血地呈現個人形象及權力掌控下的中國文化環境。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