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朱德群就讀杭州藝專時即醉心於西湖之美,其中「西湖八景」之一的斷橋殘雪,更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旅歐後的一次旅程中見到阿爾卑斯山雪景,即引發他內心深處對大自然的強烈情感,遂運用中西合併、獨特的自身藝術語彙,於《詩意的冬天之一》(Lot 17)中再現冬日大雪紛飛的情景。本件構圖為橫幅,朱德群從仰視、平視和俯視等不同視角擷取景色,使起伏的峰巒和層層疊疊的山壁,因為不同的視點而組成獨特的空間結構。此種空間營造的手法有如夏珪的《溪山清遠》(圖1),將全畫重心置於右下,左方則以淡色勾勒出山形,濃淡色彩的強烈對比及大量留白,造成遠近景間具廣闊的空間感。
色調的組合與筆法的構成為繪畫最基本的有機元素。本件的色彩不多,以黑色為主,濃淡色調所形成的層次,帶來流動感及空氣感,畫面中穿插的色點則有畫龍點睛之效,表現出雪霽紛飛之景。這類運用色彩濃淡來表現多重色調的手法具有中國山水畫的影子,中國山水的色調以墨色為主,「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朱德群將東方墨分五彩的藝術理論運用在西方媒材上,透過色的深淺濃淡及互相渲染來表現煙雲蒼茫,重崖疊嶂的景象。油彩在他筆下一改厚重黏膩的特性,朱德群以趨近單色之油彩,變化出乾、濕、濃、淡的不同感覺,並在看似豪邁的揮灑間,精準運用簡約的顏色,畫出心中丘壑,並使其在視覺結構上組成豐富而細微的層次,
「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宋朝朱敦儒的草書狂放中帶有柔勁(圖2),朱德群則以剛勁帶有草書意味的狂放筆觸,注重筋肉骨氣四勢,展現剛柔並濟之美與狂縱奇異之態,在收放自如的運筆中呈現極具動態效果的韻律感,吸引觀者目光。朱德群好友吳冠中曾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形容他作品中因線條交錯而成的節奏感。此種節奏感同見於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的《無題》(圖3)中,波洛克藉由身體的律動在畫布上恣意揮灑出隨意的線條,和較淡色點組成具想像力及音樂性的空間,但波洛克只是單純將黑色顏料調淡滴在畫布上,並沒有朱德群從中國山水畫中習得的渲染技法。朱德群透過東方藝術哲學營造一個「意過於形」的畫境,將中國傳統山水技法轉譯為現代藝術語言,表現他因見絕世雪景而湧現的澎湃情感。
朱德群的抽象風景畫是詩意的山水抽象,他曾說:「我十分喜愛中國詩詞,它們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我的繪畫。西方評論家認為我的作品是有詩意的抽象畫,這並非偶然。」。將詩歌結合書法是中國文人畫的傳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中國寫意以簡單筆墨表現出洗鍊的物體外型,正是詩歌言簡意賅、寫心會意的美學表現。朱德群利用簡約的線條形式與帶詩意的粗放筆觸表現風雪中的阿爾卑斯崇山峻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朱德群不僅畫山畫雪,更畫出自身心境與自然靈魂,讓觀者隨著他的畫筆親臨阿爾卑斯山,從心感受壯闊山勢及詩意的冬日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