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邦尼
峇里祭典
粉彩 粉筆 紙本
1935年作
簽名: R. Bonnet
來源
現藏家之祖父母約於1935年購得
展覽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 Museon, Bali: Portraits by Lily Eversdijk Smulders & Rudolf Bonnet, 16 May - 21 September 2003.

拍品專文

我的作品可以由階級單位來解釋,一個定位種族的方式。這是一個社會現象,一個出生時就決定的階級制度,農民階層的故事。之中,有些人的背景在多個世紀前就已經被決定了。 邦尼 邦尼受到荷蘭籍藝術家W.O.J. Nieuwenkamp和德國藝術家沃爾特.史畢斯充滿熱帶風情的峇里島作品影響,1929年抵達峇里島並在烏布定居,在這個未受汙染的島嶼找尋一個神仙寶地。到達峇里島後,一心想沉浸於當地文化和地理環境。峇里島就像個大舞台,提供表演著最好的發揮空間,他透過粉筆在紙上表演。《峇里祭典》 (作品編號30) 比他平常人像畫的尺寸大許多,展現出邦尼卓越的技巧,下筆的拿捏恰當,簡單幾筆就能展現出人物的高貴優雅氣質。從畫中的精緻細膩的程度,證明邦尼花了不少心思確保作品是符合最高標準的。 1920年代期間,邦尼重返歐洲 。他在義大利逗留的時間最常,包括佛羅倫斯,並持續繪畫創作。受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啟發,邦尼對鑽研人像畫特別有興趣。他帶着與文藝復興畫家一樣的繪畫風格,加上人物形態的浪漫元素。20世紀早期,邦尼就已經注意到,被殖民的荷屬東印度群島開始迅速現代化,其原住民文化開始變得脆弱,加速他前往荷屬東印度群島尋求靈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峇里島藝術的文藝復興 1936年,邦尼帶領了Pita Maha 組織的形成,主要關注峇里島原住民畫作的發展與素質。他投入大量精神時間了解及保留峇里島生活傳統及文化的精髓。Pita Maha幫助大眾增加對原住民藝術的認識,為當地藝術家創造市場,這個時期被稱為峇里島畫作的黃金時期,邦尼可說在峇里島發起了一個與歐洲文藝復興性質相同的變革運動。他在此期間也創作了一些令人注目的作品。這些遊印歐籍藝術家:邦尼,與其他幾位近代畫家,如西奧. 邁耶、賀夫卡及勒邁耶,希望能以歐洲人的眼光與不同的文化觀點將峇里島生活精華用畫筆描述出來。 《峇里祭典》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以簡潔的線條與淺淡的色調描繪當地人物。畫面的主角是一位正在做日常家務的女人,手裡拿着一個碗,經過村莊,為祭祀儀式而預備。她一手放在臀部後面,一手抓住飄逸的傳統沙龍裙,拘謹的姿態及身材與拉長了脖子的比例,就像波提切利在古典神話中女神的形像。她安詳冷靜的表情將她的美麗昇華到另一層次。不像其他畫家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處理人物畫像,邦尼把自己對畫中人物的情感與感受完整描繪出來,成功的將島上本土藝術以歐式古典美學詮釋。 《峇里祭典》生動豐富的背景,以兩個充滿活力的男孩子和一位體態優美的女士走進另一場景組成,為藝術家少見多人物的作品。他描繪人物輪廓的手法是神秘而深邃,卻把日常生活的現實完整體現。藝術家喜歡靜靜的觀察生活細節與文化,將峇里島島上生活,像停格般讓觀者靜靜品味。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