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朱德群地平線的另一端 朱德群的藝術之根源自於就讀杭州藝專時期,當時他同時接觸到前輩藝術家潘天壽提出的中國寫意派與林風眠推崇的法國現代抽象理論,讓他初步建構起連接西方現代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之間的橋樑。1950年代朱德群赴法進修,由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為起點,透過東方藝術語彙表現其獨特的抽象藝術風格,從而奠定了他的藝術地位。1997年朱德群獲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學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終身院士,為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本件作品《地平線的另一端》(Lot 109),朱德群運用深淺顏色劃分出強烈明暗對比,在看似豪邁的自動化手勢揮灑間,精準拿捏畫面的平衡度,使畫面整體感得以維持,不流於支離破碎。在畫面中央他以具透明感的明暗與色彩層次衍生出光線路徑,在地平線的那一端透出彷彿些許光亮,打破幽暗混沌,有如印象派運用光線的技巧,使作品在視覺結構上組成豐富而細微的層次。
值得注意的是,朱德群運用中國書法「飛白」筆法的用筆技巧,呈現出行雲流水般的優雅流暢,表現了中國山水畫中的筆墨抽象趣味。與德裔法籍抽象派畫家哈同 (Hans Hartung)的作品比較,哈同受到中國書法啟發,特別是狂草的形式與線條內蘊,因此十分重視筆法和線條所蘊含的力量,作品中充滿書寫性的特色,在色彩上亦運用渲染效果,隨著簡化的造形元素、流暢的線條與色彩光線變化,營造出強而有力的視覺效果與張力。
但朱德群的抽象較哈同而言更帶有中國寫意意味,中國畫論中的寫意是畫家運用主觀意識,加入自身經歷、想像力、修為內涵等元素,將具體的形象進行自我詮釋後的再現,這再現的過程即為中國式的抒情抽象,與西方的理性的冷抽象或感性的熱抽象都不同。朱德群的抽象主義在於以中國文化的本質和內涵進行思考,透過西方藝術理論的邏輯性,來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從形式的探究到精神性的追求,使作品成為藝術家及觀者與自然心靈交相融會的處所,將東方藝術的細膩及西方藝術的濃烈做出最好的融合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