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曾梵志藝術風格的演變來自於他內心的轉折。自2000年起,藝術家進入新的創作階段,開始利用獨特的“亂筆”技法,通過重疊交錯的紛亂線條,勾勒出樹木和枯枝層層疊加所構成的縱深網狀結構,為畫面營造出中國高古美學中 “寒林古木” 的美學概念。
“亂筆”以油畫技法為本,卻能體現中國書法水墨線條的意趣,藝術家在看似雜亂無章的筆法中,利用油彩的良好延展性,趕在油彩乾結前,快速肆意地在濕潤色塊中勾勒出蒼勁的枝條,展現嶄新的視覺脈絡。其筆法中透露的自由放鬆姿態,與中國文人繪畫中,“逸筆草草,聊寫胸中逸氣”的情懷不謀而合 。亦頗有北宋三大家之董源同樣用草筆所繪畫的山水畫之神韻:“近觀則不成物形,遠觀則景物粲然”,從而令觀者“幽情遠思,如睹異境”。用黝黑色油彩所勾勒成的藤蔓輪廓與糾纏的枝架,在曲徑通幽的小路上延伸,和觀者所在的空間毗連相接。遊曳于叢林間的紅線,猶如在淩寒獨自開的梅花,賦予畫面勃勃生機與跳躍的視感。以剛勁線條繪畫成的枝椏,凸顯了大自然中頑強不息的生命力,相似于宋初畫家李成於《晴巒蕭寺圖》中 ,以細膩穩健的筆觸來體現樹木的堅挺骨幹, 二者皆刻畫出山間的清幽靜謐。
《無題06-3》中,烏雲籠罩,天空晦明不定,一霎沖破在水準線之上的耀眼白光,引領觀者的視覺隨著顏色深淺的層次變化,逐漸延伸到薄霧上的遠山之巔。被白雪皚皚覆蓋的延綿山脈,透出清峻的叢林間,所散發的冷冽空靈。如夢境般的畫面,讓人聯想到埃尓•格列柯的《托雷多風景》,從烏雲密佈的天空中透出富有戲劇性的光線,灑在扭動不安的山丘上,風景雖不惟妙惟肖,但神態逼真的夢幻之境,描繪的卻是的藝術家心靈的故鄉。 曾梵志“亂筆”下的風景皆如此,畫面氣勢恢弘,在遠透視法的表現下,無窮盡的空間得以伸展開去,使我們在繁盛茂密的枝木背後,獲得一個全新的視野或一片心靈的淨土,終能令一種視覺上的虛擬旅行得以實現。
僅有枯木與寒風蕭瑟所構成的萬徑無人畫面,與德國浪漫主義畫家卡斯帕•佛裡德里希通過自身沉思,而喚起創作蘊含崇高精神力量的風景畫相仿。 在《無題06-3》天地悠悠的冬景中,曾梵志同樣用超然物外的精神,以刻畫蜇伏在嚴寒下的頑強植物,即將迎來預示著希望的春天。佛裡德里希曾說:“當你閉上肉體的眼睛, 你就第一次能夠用心靈眼睛觀察你的繪畫。”在不同的時空交錯下,曾梵志以藏藍色營造畫面的深邃神秘感,從而觀者感受到“亂筆”風景系列作品所表達的妙悟意境 ,讓駐足於浩渺風景前的觀者,心靈遨遊於其亂筆下所構造的方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