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黎譜
美好時光
水墨 粉彩 絹布
1938年作
款識:黎譜 Le Pho (左上)
來源
阿爾及利亞 奧蘭 Pasteur畫廊 Dr. François Charles於1944年11月24日購自上述畫廊 現由原藏家家屬收藏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法屬阿爾及利亞奧朗的名醫沙特爾醫生早於1944年,在著名的文化地標巴斯德畫廊購藏此作時,他大概純為其技藝超群及柔和主題所吸引,卻冥冥之中收藏到黎譜巔峰時期的絕佳作品。 黎譜自1937年開始定居法國,且已走上二十世紀傑出的越南畫家之途。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河內美術學院後(1925-1930),他參與了在巴黎的殖民地展覽 (1931),後來成為了河內美術學院一位有名的教師 (1934),並參與了巴黎的萬國博覽會 (1937)。 絕對值得肯定的是,沙特爾醫生的確深受在絹上以膠彩及水墨作畫、再貼上皺紙的新技巧所吸引。黎譜於1930年開始使用這種新的絹本水墨技巧,與他的同輩大家阮潘正及梅忠恕一起,把這個技巧推到前所未見的藝術高峰。 黎譜的風格及主題都極具個人特色,他喜好描繪如《白衣少女》(香港佳士得,2010年11月29日, 1579號拍賣品) 一作那樣的女性。他筆下的無名女性,是越南之美的象徵。她們充滿溫婉嫻靜的氣質、設色更極為柔和細膩。 在《快樂時光》(Lot 4)一作中,黎譜繪畫出一幅聚焦在家庭環境下的三人之傑作。貌似母親的女士身穿簡單越式旗袍,在布帛上刺繡精細花卉。身旁的男士則坐在傳統木床上,懷抱著幼小嬰孩。畫中三人的面容齊向畫中心聚焦,替構圖增添張力。經典的三角構圖,加上三人間的調和,畫面的每一個細部都捕捉了寧靜時光的溫柔。作品有著黎譜少見的深色調,與低調的背景相結合,突顯家庭的中心性與溫情。黎譜幼年喪親,由姨母撫養成人,他之所以執於描繪母愛及天倫之樂,也許乃是抒發對這些情感的渴望。 透過母親專注刺繡的動作,以及父親緊抱孩子,黎譜筆下的家庭,乃是愛與和平的小宇宙。刺繡需要的耐性,代表創造之緩慢及堅忍;布帛的無力,亦反映了世界的脆弱。在《快樂時光》一作中,黎譜完美闡釋了永恆不變的道理──天倫之樂是一種無法取代的快樂泉源。 《示第子》 身如電影有還無, 萬物春榮秋又枯 。 任運盛衰無怖畏 , 盛衰如露草頭舖。 -阮萬行 (?-1018) (由越南藝術資深顧問Jean-François Hubert撰文)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