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你且當心,跟妖魔搏鬥時,別連自己也變成妖魔。因為,當你凝視無底深淵的深處,深淵也在凝視你。
--尼采
羅納德‧文圖拉的作品在視覺領域是一抹重要的景致,他開啟了接觸當代文化的新方式,亦令他成為當今其中一位最受追捧的亞洲藝術家。文圖拉成長於流行和前衛年代;其作品中經常看到他拼湊著不同的「日常傳說」(myths of everyday life,指日常生活中不為人知的事實或謬傳),將當代社會的幻象和現實符號化。藝術家的每一次創作,都不是一個獨立的故事,而是將不同元素加以整合,再以完美的拍攝寫實技巧涵蓋,融合豐富的意符和流行意象。羅納德‧文圖拉的洞悉力常常徘徊在常人不敢涉足的領域,探索人類心靈無盡深處,然後向觀眾展示活像海市蜃樓般的有限幻境。《深淵》(Lot 46) 是一次內涵複雜的創作,充滿視覺衝擊,雖引用哲學、心理學和宗教方面的隱喻,卻側重於探討自我實現和內在完整。史詩式般的戲劇內容和畫作面積,令《深淵》在觀者心中營造一個紀念碑般的巨大影響。
凝視深淵的深處
就像前人尼采一般,羅納德‧文圖拉在他最新近的作品中凝視無底深淵的深處,深淵也彷彿盡忠職守地反過來凝視著他。作品中的游泳池看來空間有限,水呈靜止、無重狀態,營造一個異乎尋常的氛圍,彷彿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游泳是個隱喻,指向潛水,潛向神秘的深處,探索虛空的一切奧秘。藝術家結合超現實人物、藝術史圖片和流行文化的意象,這幅作品充分展現他的意圖和策略。畫中人在水中失重,只得拼命划水,身邊充滿海怪和半人半羊、耽於淫欲的森林之神薩特,就像人要奮力通過人性誘惑和種種障礙的考驗。如上述尼采《善惡的彼岸》中的著名格言,藝術家構想了與怪獸和妖魔(「罪惡」的隱喻)搏鬥的種種危險、被其玷污,最後自己也淪為惡魔。在《深淵》裡,畫中的小男孩戴著泳鏡,偏向虎山行,勇敢地在水中游出自己的路,無懼身邊擬人化人物的扭動糾纏,或潛伏水底的大白鯊。藝術家試圖透過孩子的眼睛投射自己的觀點,暗示孩子目光單純,不受外界影響,充滿想像力,從而得到思無邪的強大力量--這正是人面對外界應有的態度,也是跟妖獸搏鬥的最佳防禦。
若要充份欣賞羅納德‧文圖拉的視覺組曲,觀者應先學會暫時放下懷疑,姑且信之看之。就像大力神海格力斯完成十二艱巨任務,以求永生,藝術家也將生命想像為一系列奧林匹克障礙賽,專為不是英雄的普通人而設。可是,當中最艱辛的挑戰,莫過於控制人心蠢蠢欲動的種種想法。在文圖拉的筆下,生存危機、道德考驗、哲學概念,都被賦予生命,化成幻想中的生物,纏擾著主角,最後終被征服。善惡之別,透過畫中小男孩和水中可怖幻象的對比而分辨出來。畫的右邊,描繪了另一個游泳的人,他戴著防毒面罩。小男孩只戴著泳鏡,有著「無邪的目光」,這個戴防毒面罩的人則把整張臉都遮蓋起來,代表著一個較年長的角色,學會掩飾情感,隱藏身份。這種「帶上面具」的行為,幾乎人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經歷過。就像畫中戴面具的人,當我們慢慢掩飾真我,其實也可能漸漸失去人性,最後淪為妖魔或怪物。畫中的這兩個人物也可以代表父母和兒女,藝術家描繪自己引導他的孩子走過人生的迷宮,心知自己應該讓孩子了無畏懼,昂然面對危險,但又不願讓他千里獨行,無人照拂,即使要遠遠跟在孩子身後,藝術家也心甘情願。
畫中人的面容滲透著心理意味,藝術家以此描繪物質世界背後的陰謀詭計和其他抽象層次。視覺上的兩極並排湧現:人類與怪獸、坦蕩的個性與模糊的身份、成人與小孩,甚至是顏色的對比(單色與藝術家調色板上的顏色),在在都營造著感知與不同現實之間的吊詭和衝突。充滿意識和無意識的游泳池引誘著人潛下去一探究竟,《深淵》內省的思維內涵和難以忘懷的妖魅美感,為藝術家延續這次水底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