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粉紅花叢》用色亮麗鮮豔,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是馬克•夏卡爾的典型作品。夏卡爾生於俄羅斯,作品以充滿詩意見稱,滿載了回憶、愛情、鄉愁,以及夢幻元素。他筆下的人物及其他圖案符號常在畫面浮動,恍如夢境一般,融合畫家的記憶與幻想。畫中虛構的景像有藝術家的獨有標記─懸浮在半空的小提琴手,包圍著粉紅色的花簇,動物,以及小房子,這些均是帶有夏卡爾俄羅斯故鄉的鄉村文化標誌。畫作右下方的母親與小孩是夏卡爾對故鄉的致敬:母親象徵祖國俄羅斯,而藝術家則是依偎在母親懷中的嬰孩。藝術家受到俄羅斯的傳統藝術中啟發,在1911年首次創作《聖母與基督》(Meyer;編號129),後在1940年代流亡在美國的時候,他再以這家喻戶曉的標誌來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及無辜的犧牲者。
《粉紅花叢》作於約1975年至1980年間,當時夏卡爾生活滿足、安穩。夏卡爾於白俄羅斯小鎮維台普斯克(Vitebsk)出生,其後長居法國。1950年,夏卡爾搬到了法國南部聖保羅德旺斯(Saint-Paul-de-Vence)一個風景如畫的小山丘上,兩年後與華倫蒂娜•布羅茨基(Valentina Brodsky)成婚。二戰後,法國蔚藍海岸成為蓬勃的藝術家中心,昂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與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都定居於此,後來更與夏卡爾成為好友。夏卡爾夫婦居住在一個叫“小丘”(Les Collines)的房子裡,四周被果樹、 茂密的綠葉以及葡萄園包圍。作品中輕快的筆觸以及動人的畫面,可以看到他當時歇意快樂的心情。
蔚藍海岸的絢麗光線,令夏卡爾畫作的色彩變得更豔麗濃鬱。作品中以藍色、綠 色和黃色帶出夢幻的色調,體現了藝術家的熱情和色彩的大膽運用。夏卡爾認為顏色不單具有描述性及形象性,更帶著深刻的個人風格及意義。他在此作完成前數年的1973年斷言:“色彩是純淨。色彩是藝術。純粹的藝術。或是色彩是藝術最根本的基調……毫無疑問,我們每個人天生都熱愛色彩。我深愛維台普斯克,不僅因為我出生在那裡,而是我在那裡發現了我的色彩。”(夏卡爾,摘自J. Baal-Teshuva 編“Chagall, A Retr ospective” 展覽目錄,紐約,1995年,第322頁)
《粉紅花叢》呈現出夏卡爾充滿喜樂的獨特藝術風格,其個人而充滿詩意的圖像流露出藝術家生動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