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城市猶如夢境:所有可以想像到的都能夠夢到,但是,即使最離奇的夢境也是一幅謎畫。”——摘自 卡爾維諾 《看不見的城市》
當代藝術家郝量善於深入古老文本進行挖掘,在創作過程中把古典圖像分解重組,再注入現代觀念與個人哲思,最終完成具有玄幻敘事風格的絹本繪畫。
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的著作《看不見的城市》中所傳達的玄思以及探討文學與繪畫之間的相互轉換性,是郝量創作《羽城化蝶》(Lot 116)的靈感來源。畫中隱述的是一座昔日經歷了數百年的衰敗,最終仿佛 “從襤褸的蛹蛻變為華麗蝴蝶”,名為 “克拉莉斯” 的光榮城市。以此文學經典為藍本,郝量通過中國傳統藝術語言,以宋畫的細膩工筆技法,在絹本上勾勒出一群姿態不一,在空中盤旋的蝴蝶。觀者的視覺隨著蝴蝶,撲翼的動勢,順著光源,自下而上遊離於畫作飽滿的構圖間。宛如落英般舞動的蝴蝶與背景俯勘城中寓意生活美滿的紅頂房屋、代表神聖宗教信仰的教堂、象徵人類文明的方尖碑,以及意指政治和平的圍牆等元素共構成世外桃源般的場域。
古人莊子曾曰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摘自《莊子• 內篇• 齊物論第二》),自此蝴蝶就涵蓋了生死相通,物我兩忘的哲學意涵。故 《羽城化蝶》 亦似乎是藝術家所描繪心中之烏托邦圖景,並通過想像把自己化身成蝴蝶翱翔於其天際中。如此化腐朽為神奇的表達手法,與受到佛洛德之潛意識理論所啟發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馬克思• 恩斯特的作品《遺跡》相似,藝術家在秘境裡的一片殘垣瓦礫中,依循個人內心秩序與幻想,堆疊出其心中的精神聖殿。因此,二者皆通過刻畫玄妙的場景及符號化的圖 案,以解析夢是對人類心理的詮釋,並讓繪畫主體的思想、潛意識和夢一同自由遊走於畫布中的虛幻空間。
當觀者的思緒徜徉在藝術家以素雅的墨藍色調,所烘托出猶如夢境般幽邃的城市時,蝴蝶拍翼瞬間所映出的影子即賦予生靈具有真實感的三維立體視覺,讓人虛實難辨。此視覺趣味不僅深化了文學作品中所強調城市與夢境間的迷離關係,也體現了亦真亦幻的生命本相是郝量藝術創作中的一種詩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