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朱德群藝術之研究前後近半個世紀,大量文獻史料讓研究範疇與深度已臻至完整。東西方藝評一致認為,他能純熟地用西方繪畫語言,闡揚中國的文化哲理與美學傳統,呈現兩種美感的交融。其水墨筆法、人文風景、林布蘭光的啟迪是大部分研究的重點,並輔以構圖與色彩分析。若從古典西方藝術史的方法學著手,將地域性分析拉開成線性時間軸觀看,朱德群仍能以傑出現代藝術家的身分,屹立不搖。
葛雷歐和林布蘭
瑞士藝術史學者沃夫林在1915 年發表的《藝術史原則》,至今仍是最正統權威的方法學之一,它排除主題與技法,純粹用「形式」分析藝術表現。文中用五組對立的原則點出文藝復興與巴洛克藝術間之特質與差異:線性與繪畫性、平面與深度、閉鎖與開放形式、多樣性與統一性、清晰與不清晰。以此件《構圖 第290 號》(Lot 23) 為例,線性風格見諸線條,畫面正中央的橙黃色處細筆觸勾勒出清楚穩定的輪廓,意象間的界限明確,在此處線條主宰著視覺( 圖1);巴洛克藝術在光影的介入後以塊面為主的繪畫性出現,如右下象限內來自一個方向的金黃強光,視覺上淡化周圍深色上的細筆,墨綠大筆觸快速有力,將同一區域內的色塊連結起來( 圖2)。此幅朱德群的大畫,畫面的骨架由左上與右下相互對稱的下斜45 度大筆構成,其向前或向上下延伸出的線條都與之平行,產生連續的平面質感;巴洛克藝術中大姿態動感,即是由不同方向的元素引導出多重視點,深度的產生來自這些元素間之互動關係,而非與畫面整體架構的一致性( 圖3)。《構圖 第290 號》以閉鎖形式的對稱與清晰感為底,用上下兩道橫向虛空夾住中間區塊。中段上跳耀的各式筆觸形成不穩定的平衡、引導力量爆發,左面明顯亮處打破左右對稱的觀念,同時顯露開放的特質( 圖4)。此件作品的抽象性質同時具有多樣性與統一性,畫面上每個色塊與區域似乎皆可獨立存在而不失意義,卻又同時臣服於整張畫面下。抽象畫本身就不帶有對具象物體的清晰細節刻劃,但《構圖 第290 號》絕對蘊含不清晰原則中包羅萬象、不停變化的朦朧美。朱德群非常推崇的畫家包括西班牙文藝復興代表之一葛雷歐( 圖5),以及巴洛克大師林布蘭( 圖6)。藝術的發展是在一迴圈中之辯證運動,此分析回歸藝術本質的探討,可看出藝術家在吸取西方繪畫觀念時,潛移默化中,風格與底蘊的轉變軌跡。這五組分類在朱德群的繪畫中不是絕對,而是藝術家在構思創作的過程中,透過一組概念間的互補、加乘、對立、相容,讓觀者自行決定觀看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