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EE UTARIT (Thai, B. 1970)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巴洛克 第三號

納堤‧尤塔瑞

細節
納堤‧尤塔瑞
巴洛克 第三號
油彩 畫布
2008 年作
藝術家簽名(畫背)
來源
馬來西亞 吉隆坡 Richard Koh Fine Art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榮譽呈獻

Eric Chang
Eric Chang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納提.尤塔瑞為近年來受到廣泛肯定與重視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家之一,其作品高度展現出扣人心弦的視覺震撼力。他畢業於曼谷辛巴克恩藝術大學,於就學期間便同時鑽研文藝復興古典藝術與後現代主義理論。他的作品曾於柏林、瑞士、東南亞、台灣與中國等地展出。這位藝術家之所以在歐亞地區頗負盛名,主要是因其作品展現出的視覺衝擊性與複雜性。他透過鮮明的繪畫與圖像語言來指涉西方藝術史,含蓄地評論泰國當代社會,並探索認同、真相、美與文化等概念。尤塔瑞透過批判性地檢視繪畫媒介,使其作品長期以來被視為當代東南亞藝術的批判性再現形式。「我從不認為繪畫已然過時。繪畫是藝術史上最古老且最有力的媒介之一。我之所以熱愛繪畫,是因為我能夠從此種媒介中感受到它的壯麗內涵。我也持續地在我的創作生涯中學習繪畫。」(2013 年,尤塔瑞接受Adeline Chia 專訪時之陳述)。尤塔瑞在完成《最後的描繪》系列的兩年後,繪製了《巴洛克 第三號》系列畫作。此系列為各種花卉的靜物畫,取材自未命名的經典畫作中。這些花卉成為批判性思考的主題,藉此探究僅以美感作為鑑賞藝術標準之侷限。尤塔瑞的下一套系列作品《夢、希望與完美的愉悅》延續著這項主題,為其創作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於2007 年曼谷朱拉隆功大學學術資源藝術中心展出。這場展覽與後續展覽的主題,謹慎反思並檢視成人社會現實與童年夢想抱負之間的鴻溝。就在他於2006 年完成《夢、希望與完美的愉悅》系列前不久,泰國發生軍事政變。有鑒於當時的社會脈絡,尤塔瑞在當時所繪製的這些作品或許可算是他對母國社會現勢的評論與反思。《巴洛克 第三號》為尤塔瑞僅有的三幅大型靜物花卉畫作之一。陰鬱的色彩與單一的色調反映出藝術家此時期作品的內省性。這也可能是他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去淡化與忽視泰國當代藝術家以民粹主義方式倡導「繪畫已死」這種立論。泰國藝術似乎是以多頭馬車的方式發展。傳統泰國藝術形式若非以具象主題來繪製宗教元素,便是偏好觀念藝術與裝置藝術,認為唯有業餘人士才會將花卉作為繪畫主題。事實上,尤塔瑞刻意放大花卉尺寸、描繪其短暫盛開的情狀,是為了吸引觀者,並提醒觀者,繪畫與藝術之中的美感與美學依然健在。「事實上,過去十四年來,我始終試圖透過作品提出一項基本問題:我們是否能夠透過如繪畫這種傳統媒介表達想法?換言之,我們在談論繪畫時,可能涉及所有事物,因為這是一個相當籠統的辭彙。我欣賞過去那種需要技巧的繪畫。很不幸地,我們生在一個不再重視學院技巧的時代。科技使所有事情看似非常容易。但無可否認的是,我依然非常景仰過去的畫家。我們不能抹煞這些畫家所獲致的驚人成就。此即為我創作時的切入點。我試圖在作品中同時處理新、舊議題。 ( 納提.尤塔瑞,《納提.尤塔瑞,1991-2006 年作品調查展:Vipach Phurichanon 專訪尤塔瑞,2007 年3 月,泰國曼谷》,2009 年)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