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NG XUAN NHI (Vietnamese, 1914-2006)
歐洲重要私人收藏
梁春爾

午後鐘聲

細節

來源
原藏家於1941年在越南河內直接購自藝術家
河內商會主席 Baleul 先生收藏,後由其家屬繼承收藏
Philip Ng先生於1997年購自於上述來源 新加坡
Phillp Ng重要越南繪畫收藏專拍 2008年4月8日 蘇富比香港編號707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2003年 《越南藝術》 Jean-François Hubert與Catherine Noppe著 紐約 美國 (圖版,封面)
2003年 《繪畫與圖像收藏》 Nguyen Quan, Pham Cam Thuong 與梁春爾著 河内 越南 (圖版,第68頁)

拍品專文

梁春爾於二十世紀的越南藝術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1937年畢業於河內美術學院的他,從學生時期就曾積極參與法國藝術與公益促進協會(SADEAI, Annamese Society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Art and Industry)從1934至1939年之間所舉辦的年度比賽,並屢獲該機構致贈給學生的藝術獎學金。此外,他也與其他幾位越南藝術家如To Ngoc Van、陳文瑾與Le Van De等人創立了安南藝術協會 (FARTA, Home of Annamese Art)。梁春爾的畫作清雅幽麗,由於數量極少,其作品因此更加顯得彌足珍貴。

這幅以水粉與筆墨創作於絲絹的作品,以溫潤細膩的畫風吸引觀者的目光。一位舉止優雅的女性正跪坐在一座巨大的銅鐘旁。這座銅鐘雄踞於畫布,形成了令人難以忽視的焦點。女子與銅鐘這兩個視覺元素,其中有著作者刻意布局的巧妙平衡。剛勁且巨大的銅鐘,與一旁神采柔美的女子形成了強烈對比,屋頂上排列工整且堅實的椽木,則用來對照地板上幾處微微可見的數道裂痕。整幅畫作瀰漫著設色柔緩的栗黃光暈,梁春爾向來擅長以細膩筆觸與淡雅的顏彩暈迷勾勒其作品氛圍,藉此呈現出一股平靜且嫻逸的視覺印象。

跪立於畫中的女子並一名非佛寺中的比丘尼,而是一位虔敬向佛的居士。從她纖細的身段、仔細挑選的衣著、雅致與端莊的姿態與妝容,可推斷這名女士應來自於當時的上流社會,因為她在畫中所展現出的氣韻與風采,與穿著裝束,都與當時越南社會中勞工階層的女性氣質有著明顯的差異。女子跪坐敲鐘的意象,則充滿著象徵意味,這在1930至1940期間的越南美學傳統中有著獨特的意涵。梁春爾創作這幅作品的時期,正好是法國於越南進行殖民統期間、同時也是戰前浪漫主義盛行的年代。當時最為人所熟知的「自力文團」(Tu Luc Van Doan’ group)便是由兩名越南作家Khai Hung與Nhat Linh於1933年時所發起的一項文學運動。值得一提的是,梁春爾生前曾致力擁護社會主義,這點可從他生前多次遠赴許多東歐國家一窺其狂熱。此外,當時的他也頻繁參與了許多以社會主義為名的正式組織與活動。

越南的當代藝術,似乎總是與中西融貫的特質畫上等號。法國殖民當地所帶來的西方繪畫影響與中國水墨書畫傳統所擦出的火花,理所當然地成為鍛造當代越南藝術美學飽滿的資糧。但是這次展出的這幅梁春爾作品,卻一眼就讓人感受到中國傳統繪畫對於作者的影響。梁春爾從雋雅高逸的中國傳統書畫中擷取靈感,畫作右下方蒼秀的翰墨書跡,則是取自知名唐代詩人張繼所作之「楓橋夜泊」裡的最後兩個詩句。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不過眼觀畫中所描繪的年輕女子,其端莊氣質反映的是屬於她那個時代的女性風韻,或許這名畫中主角,當下腦海裡所浮現的是不是張繼的詩句,而是越南知名女詩人胡春香所寫下的詩詞。 (胡春香,又稱「喃字詩女王」,畢生創作皆以挑戰越南社會父權對女性的箝制的女詩人,生於1772年,於1822年辭世。)

悲鐘啊,你為何獨自作響?
啊!你的孤鳴聲聲喚起我的愁苦憂戚
我仇怨造化作弄,命運總難順心
郎才女貌的佳偶,何時才能相逢相惜?
這軀體至今也不願老去

梁春爾的這幅作品,除了展現出獨特的越南當代美學氣韻,同時也是一篇致未來世代的政治宣言。其畫如詩,作品寓意也因詩境而明朗。梁春爾畫作的意象和風流蘊藉,早蔚為越南二十世紀藝壇最深遠廣大的影響之一,《午後鐘聲》這幅畫作,更是反映當時越南社會縮影最重要的一幅文化印記。

由越南藝術資深顧問Jean-François Hubert撰文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