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EN-JEAN LE MAYEUR DE MERPRÈS (Belgian, 1880-1958)
知名印尼私人收藏
勒邁耶‧德‧莫赫普赫斯

荷花池邊的女人

細節
勒邁耶‧德‧莫赫普赫斯
荷花池邊的女人
油彩 畫布 原裝手雕峇里式框
150 x 200 cm. (59 x 78 3/4 in.)
款識: J Le Mayeur (右下)
约1950-1951年作
來源
1951年D. Reid Tweedie博士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原由原藏家家屬收藏, 英國 倫敦
2007年5月27日 香港佳士得 編號38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1995年《勒邁耶:藝術家及旅遊家》Jop Ubbens 及 Cathinka Huizing 著 Wijk en Aalburg 阿姆斯特 丹 荷蘭 (圖版,第174頁)

榮譽呈獻

General enquiry
General enquiry

拍品專文

「 除了幾次前往遠東的旅行,我都沒有離開這座島。我為什麼要離開?我是位印象派藝術家,生命中有三種元素是我所熱愛的,那就是美、陽光以及寧靜。除了峇里島,有其它能夠讓這三個元素更完美存在著的地方嗎?」
勒邁耶

將自己歸納為印象派畫家的比利時藝術家勒邁耶大概是曾於峇里島從事創作的所有外來藝術家中最知名的一位。勒邁耶的一生以及他於峇里島時期的創作充滿著對於島嶼上的傳奇神話、景色、綠意盎然的花園以及女性的讚歎,尤其女性這個題材不斷的出現在他的畫作中,而宮廷舞者妮‧帕洛(Ni Pollok)便於他在峇里島時期扮演著他的謬思、模特以及妻子的角色。

典型的旅人畫家

勒邁耶這位典型的歐洲旅人畫家的故事於20世紀的上半葉展開,於1932年從歐洲啟程。出生於比利時母語是法語的勒邁耶當時的人生目標便是期許自己能全心的成為一位藝術家,而對於追尋這個大膽目標的他心中所嚮往的理想地便是峇里島。那一年,52歲的勒邁耶便二次走訪這座島嶼,於北峇里島的辛加拉札港口著陸。於1920年代開始,峇里島變開始成為熱愛旅行的遊客的指定景點之一,與墨西哥插畫藝術家珂佛羅皮斯(Miguel Covarrubias)所出版以峇里島所命名的書──Island of Bali大有關係。島上迷人的風光以及豐富的文化所形成的高度視覺文化吸引了許多歐洲人士的移居,而其中也包括了勒邁耶這樣的藝術家。

勒邁耶抵達峇里島之後便往南行,一路上所觀察到的峇里島傳統文化的絢爛色彩以及各種美麗的事物,尤其那毫無污染令人傾心的環境都深深的吸引著他。在他抵達峇里島不久之後便與當時年僅15歲的雷貢舞者妮‧帕洛相識,而她日後便成為勒邁耶的謬思與模特。

勒邁耶所創作的一系列以帕洛為題材的畫作於1933年在新加坡的YMCA展出,展覽受到好評同時也受到市場的接受,成功的售出每一幅畫作。那次展覽之後,勒邁耶購買了一塊沙努爾海灘旁的地並且蓋了他的居所與工作室,並於1935年與帕洛舉辦了傳統的峇里島婚禮。雷貢舞者的習俗認為16歲之後便年紀太大不適合繼續跳舞,因此帕洛便在結婚後結束她的舞蹈生涯,開始擔任她的新婚夫婿的創作模特。

婚後,勒邁耶與帕洛便於努爾海灘旁的小屋定居,所處位置的偏遠隱密是藝術家所刻意安排,但勒邁耶也對於訪客非常的熱情友善。當勒邁耶的名氣日漸高漲後,許多知名人士便開始紛紛的前往他於海邊的小屋探訪,其中也包括這幅畫作的原持有人──推笛醫生。

大師畫作的背後故事

雷特‧推笛醫生(Dr. D. Reid Tweedie)是於20世紀中葉時在馬來半島醫界中一位身分崇高的人士。推笛醫生當時便認識勒邁耶與帕洛,在1951年直接與藝術家收購這幅畫作。收購時間是在作品完成不久後,因此可合理的推算作品完成的年份是在1950年代早期,1950年至1951年之間。這幅畫之後直到推笛醫生於1984年逝世前一直被收藏在他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的住所中。推笛醫生過世後,他的家人將畫作送往倫敦,直到2007年才首度透過佳士得於市場上曝光。

畫作的尺寸為150 x 200公分,是目前碩果僅存少數由勒邁耶所創作的大幅作品之一,其它大小與題材類似的作品有一幅是由印尼總統府所收藏,另外一幅之前由Maison des Palmes所擁有的作品目前已在印尼成為私人收藏,而另外還有一幅也是在印尼的私人收藏作品。《遮陽傘下的女人》這幅作品左右有著另外兩位女人,背景則是有其他數個其它人物,總統府所收藏的畫作與Maison des Palmes的藏品同樣都描繪著從綠葉與花卉茂盛的庭園中所看去的相同海景,不過Maison des Palmes所收藏的那幅作品中的帕洛是躺臥著的。另外一幅尺寸雷同的作品被記載在由約伯‧鄔賓斯博士與卡汀卡‧惠政博士所撰寫的《於池塘之中與一旁的女人們 》一書中。所有的這些作品的年份都約莫在1950年代初期,於戰後不久所創作。鄔賓斯與惠政觀察到:「相較於戰前的峇里島主題的作品,戰後作品中的人物逐漸的多被放置於背景中,越來越小以及不再被放置在中心焦點的位置。而另一方面,數量則是越來越多,後期的畫面中都會有五位甚至十位人物,並且大多被放置在樹枝與花朵的拱型造景之下。整體的空間感則是透過在遠處的海灘與海景而延伸。」

本次的作品《荷花池邊的女人》具備著勒邁耶1950年代初期所有作品的所有經典特質。勒邁耶多次的透過不同的版本描繪峇里島的花園,採用不同的安排呈現之中綻放的花朵與優雅的舞者,而池塘這個被多元應用的元素之中的反射物件則時而多時而少,多種不同的光線效果也同時被運用。勒邁耶對於創作模式的專注與純粹度可從一直不斷出現的一系列視覺元素中看出端倪。身為印象派畫家對於光線的著墨從光線於交錯的植物、人物以及荷塘等元素中穿梭而呈現最佳的表達方式,並且於不同的表面上產生閃爍的折射。

在這美妙的場景中,勒邁耶傾其全力追求美與藝術。他渴望身邊被美包圍,也因此將自己的花園打造成一座熱帶天堂,充滿著盎然的樹與花、露台、花架、雕塑和荷花池,不過他同時也保留他所居住的小屋的內部作為一個可供他架構出戲劇性畫面的室內主題畫作的舞台。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能夠將帕洛的美透過房屋與花園這些大框架中所呈現。帕洛在他們相處的25年之間在勒邁耶所創作的大量作品中擺出各種不同的姿勢。最終,藝術家所創作出的作品乘載了對於這個世外桃源的種種回憶,記錄著一段發生於20世紀,一位旅人畫家與擁有豐富文化的峇里島之間奇妙的際遇。

更多來自 三十週年誌慶拍賣:世紀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