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題字:彤庭增喜氣,綠野遍春光
御製句
臣于敏中敬書
印:
臣于敏中
(原詩為「御製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宴詩」,收錄在《欽定四庫全書》內《國朝宮史》卷十三)
此詩為乾隆御題,全詩記錄乾隆皇帝與其皇太后共度新春佳節,並祝福太后褔壽雙全。本掛屏上之題字,則以于敏中書法為藍本。于敏中(1714-1779年)為乾隆二年狀元,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並監督編纂《四庫全書》。此詩成於乾隆二十五年 而隔年便是皇太后七十歲大壽從此掛屏的形制看來 很有可能是乾隆為慶祝母后生日的賀禮。
此掛屏造工精湛上乘,色彩悅目清麗,構圖疏朗有序,配合耀眼奪目的鎏金銅框,盡顯非凡卓越的皇家氣派。北宋時,徽宗命大臣編撰《宣和博古圖》,收錄宣和殿收藏的青銅古器。後人追慕徽宗思古之幽情,開始作畫各類銅、玉、瓷等古器,並稱之為「博古圖」,以明博古同今之志。博古圖開始成為中國藝術品上常見的紋飾,亦多出現在文人書齋中陳設的掛屏,但在掐絲琺瑯器上則不為多見。本掐絲琺瑯掛屏,以斑爛絢麗的色彩描繪各類珍貴古器,再鑲在金碧輝煌的鎏金銅框內,既反映乾隆皇帝作為文人的好古敏求之心,亦顯示他作為君王的王者風度。如意雲形的掐絲琺瑯大型掛屏更是寥寥無幾,故本掛屏實數難能可貴的宮廷藝術珍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二件刻于敏中書法的御製詩長方掛屏,見2011年北京出版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琺瑯器編 ‧3‧清掐絲琺瑯》,圖版63-64號。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亦一例,見1999年台北出版《明清琺瑯器展覽圖錄》,圖版45號。
御製句
臣于敏中敬書
印:
臣于敏中
(原詩為「御製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宴詩」,收錄在《欽定四庫全書》內《國朝宮史》卷十三)
此詩為乾隆御題,全詩記錄乾隆皇帝與其皇太后共度新春佳節,並祝福太后褔壽雙全。本掛屏上之題字,則以于敏中書法為藍本。于敏中(1714-1779年)為乾隆二年狀元,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並監督編纂《四庫全書》。此詩成於乾隆二十五年 而隔年便是皇太后七十歲大壽從此掛屏的形制看來 很有可能是乾隆為慶祝母后生日的賀禮。
此掛屏造工精湛上乘,色彩悅目清麗,構圖疏朗有序,配合耀眼奪目的鎏金銅框,盡顯非凡卓越的皇家氣派。北宋時,徽宗命大臣編撰《宣和博古圖》,收錄宣和殿收藏的青銅古器。後人追慕徽宗思古之幽情,開始作畫各類銅、玉、瓷等古器,並稱之為「博古圖」,以明博古同今之志。博古圖開始成為中國藝術品上常見的紋飾,亦多出現在文人書齋中陳設的掛屏,但在掐絲琺瑯器上則不為多見。本掐絲琺瑯掛屏,以斑爛絢麗的色彩描繪各類珍貴古器,再鑲在金碧輝煌的鎏金銅框內,既反映乾隆皇帝作為文人的好古敏求之心,亦顯示他作為君王的王者風度。如意雲形的掐絲琺瑯大型掛屏更是寥寥無幾,故本掛屏實數難能可貴的宮廷藝術珍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二件刻于敏中書法的御製詩長方掛屏,見2011年北京出版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琺瑯器編 ‧3‧清掐絲琺瑯》,圖版63-64號。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亦一例,見1999年台北出版《明清琺瑯器展覽圖錄》,圖版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