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G FANZHI (CHINA, B. 1964)
曾梵志

三年級一班 1;23;及28號

細節
曾梵志
三年級一班 1;23;及28號
油彩 畫布 (共三件)
each: 48 × 38 cm. (18 7/8 × 15 in.) (3)
(3)1996;1996;及1996年作
簽名︰曾梵志 (每幅畫背)
來源
香港 少勵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亞洲 私人收藏
出版
1997年 《8+8-1:15位當代藝術家畫集》少勵畫廊 香港 (圖版,第22-23頁)
展覽
1997年 「8+8-1:15位當代藝術家繪畫巡回展」 少勵畫廊 香港

拍品專文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說話出自《論語》,意謂別人的言行 舉止,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這個基礎上理解,孔子對每個 人的獨立價值是肯定的,人世間總非只有一個學習的標準對象。即 使來自同一個民族,人的思想、背景、經歷、性格都不盡相同,因 此即使被套上一件集體主義的制服,進行過近乎宗教儀式的政治運 動,其實每個人最終都無法完全壓抑自我內心的真實。

《三年級一班 1;23;及28號》(Lot 173)是曾梵志在九十年 代初以「面具」為概念創作的油畫。「君子和而不同」反映在三 幅肖像的安排:一個人物正向前方咧嘴而笑,起碼從表面看正傳 達著一種喜悅;另一個沈默不語而頭部傾側的少年,似在思考也 似在觀察;還有一個選擇以後腦勺示人的角色,他的存在令三人 之間產生強大的張力,因為隱藏面孔在這個三人小社群成為一種 偏離正軋的小數行為。而作為一幅肖像,背面無法達到客觀表現 人物表情和特徵的功能,可是如此迴避和拒絕的姿態,卻令他成 為群體中最具有自主精神的一員。曾梵志在「面具」肖像的標準 中加入異數,大概隱喻了個人對藝術主流形式的不妥協,以及對 創新觀念的義無反顧。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