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劉國松在數十年的藝術鑽研中,開發許多新材料和技法,例如拓墨、撕紙筋及水拓法等代替毛筆來表現出特殊效果,以嶄新的手法,以及中國美術史上前所未見的嶄新主題承繼傳統山水畫的精神。1967年,劉國松自歐美遊學歸國,此後的作品可反映出其觀念與技法上的明顯轉變,如《無題》(Lot 370) 具狂草抽象的性格,透過用筆的節奏、韻律及氣勢,使筆意完全融入水墨的表現中。劉國松將中國水墨畫中留白的概念延伸,畫中的白色部分時為純粹的抽象性表現, 時而又成為還原感官真實的媒介,使客觀理性的風景頓時化為藝術家主觀感性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