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從雲軒藏渡海三家專輯 (LOTS 1389-1403)“渡海三家”一詞於一九九三年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那時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館藏三家作品展覽,名為《渡海三家收藏展》。黃君璧、張大千、溥儒三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水墨大家,均出生於十九世紀尾聲。他們家世背景各不相同,均因歷史轉折,於一九四九年前後離開大陸,最終定居台灣。“渡海”既是地理意義上的轉折,又是文化意義上的重構,從此刻起三人別離故土,走向台灣,更走向世界。本專輯精選由從雲軒提供之三家精品各五件,年代橫跨渡海前後,其意義更在於探討三家渡海前後之風格發展變化,三家相互交往及社會交際。張大千《撲蝶圖》為早年仕女畫難得一見之精品,由白雲堂收藏,可與後期受敦煌影響後之人物畫作一比較。上款前史博館館長何浩天之潑墨山水和潑彩荷花為同類題材之翹楚,可觀大千與文化藝術界之關聯互動。更有三十年代大千寫奉君璧之墨荷,見證二人長久友誼。黃君璧作品包含早年工筆花鳥及渡海後典型風格之山水作品,《雲壑歸樵》於一九七〇年代出版於歷史博物館印行之《黃君璧畫集》。溥儒作品多書畫合璧,畫格高逸,小品手卷更精美絕倫。從雲軒由黃君璧弟子張福英創辦,軒名也由其師君璧親取,最初以黃君璧作品為主,後來演變成渡海三家, 亦有徐悲鴻、傅抱石等名家作品。其藏三家作品來源脈絡清晰,質量上乘。二〇一一年,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再現渡海三家:藝韻風華》特展,意義深遠,本輯相當部分作品曾參加此次展覽,冀望觀者可以透過本專題及本次拍賣中之其他三家作品,再度回顧三位大家之藝韻風華。
張大千
潑墨山水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七五年作
細節
張大千
潑墨山水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七五年作
題識:六十四年(1975)嘉平月寫似浩天吾兄方家法正。大千張爰,環蓽盦。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乙卯(1975年)
展覽: 台北,國父紀念館,“再現渡海三家:藝韻風華”,2011年2月17日—3月13日。
出版: 《再現渡海三家藝韻風華畫集》,國立國父紀念館、黃君璧先生美術獎助基金會,台北,2011年,第18-19頁。
60 x 97 cm. (23 5/8 x 38 ¼ in.)
潑墨山水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七五年作
題識:六十四年(1975)嘉平月寫似浩天吾兄方家法正。大千張爰,環蓽盦。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乙卯(1975年)
展覽: 台北,國父紀念館,“再現渡海三家:藝韻風華”,2011年2月17日—3月13日。
出版: 《再現渡海三家藝韻風華畫集》,國立國父紀念館、黃君璧先生美術獎助基金會,台北,2011年,第18-19頁。
60 x 97 cm. (23 5/8 x 38 ¼ in.)
榮譽呈獻
Sandy Y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