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我常在心裡揣摩的是,如何畫風,如何表現光的明朗純淨?我不想表現自然,而是將形象並列、組合,使人能在其中看到靜寂水面空氣的蕩漾。我想創造新的色彩,新的空間,創造出輕盈。給人新鮮、輕盈和震顫的感覺。 」 ——趙無極
水波氤氳、霧氣升騰,大自然的美是趙無極創作的靈感開端,延展而出的「藍」則是畫面空間的昇華。趙無極曾道:「我每天都在湖邊(杭州西湖邊) 流連,從不厭倦。大自然隨著時辰的推衍、季節的嬗遞而變化無窮,水波的瀲灩、光的靈動、水天之間的煙嵐都使我出神入迷。我常在湖邊,一坐數小時,守候空氣漾過平靜的湖面,風輕搖樺樹和槭樹葉、我眼中所見不是精雕細琢的水橋亭台、水面映照的竹葉, 我要看的是空間: 空間的伸展、扭轉,和一片樹葉在水中倒影幻化出的無窮的藍。」在2006年,年屆古稀的趙無極不再追逐畫面風起雲湧、澎湃激烈的力量感,抱持悠然澄明的內心境界,以更瀟灑的運筆動作,呈現同調色彩所表現的調和包容。《30.03.2006》(拍品編號29)中一縷縷黑褐色的擦筆線條輕描淡寫,在光感透亮的背景中如煙、如墨、如風,遠觀尤如山巒層疊般延伸,一派豁然開朗的律動感。大片透薄的粉藍色調隱約轉換,流露婉約微妙的逸氣。德國浪漫主義藝術家弗里德里希擅以複雜的色彩與明暗層次、廣角地描繪大自然的莊嚴寧謐;趙無極同樣以微妙的色感入畫,但畫面卻予人柔和輕盈之感,締結新的抽象空間的藝術旨趣。
與趙無極十分欣賞的印象派大師莫奈一樣,趙無極在漫長職業生涯中的後期同樣回溯繪畫的本源,文化精神的根本。純粹的色彩、基本的線條、畫面氣氛的探索,《30.03.2006》所訴說的就是藝術家一直沉浸在創作中的喜悅。
水波氤氳、霧氣升騰,大自然的美是趙無極創作的靈感開端,延展而出的「藍」則是畫面空間的昇華。趙無極曾道:「我每天都在湖邊(杭州西湖邊) 流連,從不厭倦。大自然隨著時辰的推衍、季節的嬗遞而變化無窮,水波的瀲灩、光的靈動、水天之間的煙嵐都使我出神入迷。我常在湖邊,一坐數小時,守候空氣漾過平靜的湖面,風輕搖樺樹和槭樹葉、我眼中所見不是精雕細琢的水橋亭台、水面映照的竹葉, 我要看的是空間: 空間的伸展、扭轉,和一片樹葉在水中倒影幻化出的無窮的藍。」在2006年,年屆古稀的趙無極不再追逐畫面風起雲湧、澎湃激烈的力量感,抱持悠然澄明的內心境界,以更瀟灑的運筆動作,呈現同調色彩所表現的調和包容。《30.03.2006》(拍品編號29)中一縷縷黑褐色的擦筆線條輕描淡寫,在光感透亮的背景中如煙、如墨、如風,遠觀尤如山巒層疊般延伸,一派豁然開朗的律動感。大片透薄的粉藍色調隱約轉換,流露婉約微妙的逸氣。德國浪漫主義藝術家弗里德里希擅以複雜的色彩與明暗層次、廣角地描繪大自然的莊嚴寧謐;趙無極同樣以微妙的色感入畫,但畫面卻予人柔和輕盈之感,締結新的抽象空間的藝術旨趣。
與趙無極十分欣賞的印象派大師莫奈一樣,趙無極在漫長職業生涯中的後期同樣回溯繪畫的本源,文化精神的根本。純粹的色彩、基本的線條、畫面氣氛的探索,《30.03.2006》所訴說的就是藝術家一直沉浸在創作中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