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GUANZHONG (1919-2010)
1 更多
亞洲顯赫私人收藏
吳冠中 (1919-2010)

雲南小景

細節
吳冠中
吳冠中 (1919-2010)
雲南小景
油彩 畫布
45 x 38 cm. (17 3/4 x 15 in.)
1993年作
款識:荼 九三 (左下)
來源
北京保利 2007年6月1日 編號846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1996年《吳冠中畫選'60s - '90s》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 北京 中國 (圖版,第107頁)
2003年《吳冠中近作集》一畫廊 香港 中國 (圖版,封面及第75頁)
2007年《吳冠中全集第四卷》湖南美術出版社 長沙 中國 (圖版,第66頁)

榮譽呈獻

Dexter How (陶啟勇)
Dexter How (陶啟勇) Vice President, Senior Specialist

拍品專文

吳冠中的創作始終沿循著「油畫民族化」與「中國畫現代化」的初衷,以在西潮巨浪中探尋現代繪畫與傳統水墨所融合之「中西道路」作為其畢生目標。此次佳士得呈現了吳冠中70年代及90年代兩件作品,以一覽其重要創作歷程。

吳冠中的藝術之路在文革期間(1966-1976)曾面臨轉折。當時,中國畫壇已改奉蘇聯寫實主義為圭臬,他的歐洲所學難以伸展。在充滿限制的情況下,他選擇投入風景畫的創作,卻開啟了通往抽象藝術的道路。當時吳冠中參與河北一帶農村勞動,由於材料匱乏,只能畫在小黑板拆裝的木板上。勞動之餘,他揹起簍子當起「糞筐畫家」。在過去大量寫生的歷練上,以不同物象經由重新組織與構圖,細膩地表現造型美感,成功描繪了許多以農村風情為主題的傑作。吳冠中曾表示:「油畫寫生,只有空間、虛實、前後和色彩,線較弱。」因此《北戴河》(編號213)在構圖上特意安排透過前景──筆直樹林的間隙,看向遠景──村落景致的視覺趣味,表現「線條」在經營畫面律動感的重要地位,往後亦成為吳冠中常用的構圖方式。70年代於是成為吳冠中大步邁入個人風格的重要階段。

創作於1993年的《雲南小景》(編號212),應是吳冠中憑藉70年代末雲南寫生的印象而描繪。他常將過去寫生中印象深刻或值得以不同角度探索的主題進行重複創作,而這件作品恰恰說明了吳冠中對於畫面經營的純熟老練。求學時代受教於潘天壽的吳冠中,認為其先經營構圖於畫面對比,強化視覺衝擊、形成藝術美感,是突破傳統水墨的最大貢獻。而《雲南小景》正是以左右畫面的虛實對比與線條的高度延伸作為視覺美感的來源,直接地援用了水墨的構圖趣味,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

吳冠中是行動派的藝術實踐者,他在寫生的過程中徹底了解自然物象、體驗山川萬物之美,從內心體驗進而凝鍊為造型美的結晶,並融合油彩和水墨的技巧,創作兼具抒情與韻味的作品。他在「油畫民族化」與「中國畫現代化」之路上,以深植於鄉土景色中的美感經驗,成就了他既獨特而創新的繪畫風格。

更多來自 現代及當代藝術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