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YE (B. 1964)
LIU YE (B. 1964)
1 更多
重要私人收藏
劉野 (1964年生)

讀書的女人

細節
劉野
劉野 (1964年生)
讀書的女人
壓克力 畫布
100 x 80 cm. (39 3/8 x 31 1/2 in.)
2003年作
款識:Liuye 2003 野 (右下)
來源
香港 少勵畫廊
歐洲 私人收藏
倫敦佳士得 2009年7月1日 編號101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出版
2003年《劉野:紅黃藍》展覽圖錄 Hilary Binks及Manfred Schoeni編 香港 少勵畫廊 (圖版,第53頁)
2007年《劉野》展覽圖錄 瑞士 伯恩 伯恩美術館 (圖版,第85頁)
2007年 《天行健︰中國當代藝術的前沿》展覽圖錄 方振寧編 中國 北京 亞洲藝術中心出版 (圖版,第142頁)
2009年《藝術與投資:數字》N. N. 2009年8月 (提及,第14頁)
2015年 《劉野:圖錄全集 1991-2015》 Christoph Noe編輯 德國 奧斯特菲爾登 Hatje Cantz 出版社 (圖版,第03-09圖,第149, 312頁)
展覽
2003年11月「劉野:紅黃藍」少勵畫廊 北京 中國 此展覽還在以下地點展出 2004年1月 香港 少勵畫廊
2003年10月9日 – 11月12日「女性形象之八」香港 少勵畫廊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拍品專文

一個年輕的女人安靜地坐在椅子上,精心梳理的卷髮半遮眉目,胭脂桃頰,秋波微轉,她低垂著眼簾懶懶瞥過手中一本攤開的書,裡面滿是荷蘭現代主義大師彼埃·蒙德里安的畫作。女人身著緋紅色便裝,襯衫兩襟自然敞開,松垮地垂於胸前,露出乳白色蕾絲文胸。劉野以性感而大膽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柔媚惑人的肖像,隱晦地指涉多維領域的不同美學、文學與文化淵源。

二零零三年,劉野開始創作一系列以精靈般的女孩和女人讀書為主題的畫作,她們常以撩撥誘惑的姿態示人。多年來,藝術家共創作了八幅該特定主題的作品。《讀書的女人》是該系列的第一幅作品,也是唯一一幅清晰描繪出主角所閱讀的書內頁的肖像畫。縱觀藝術史,讀書的女性一直是一個反復出現的繪畫主題。從約翰內斯·維米爾開創性的傑作《讀信的女子》(1663) 到希歐多爾·羅塞爾古典風格的裸女肖像習作《讀書的女孩》(1886-7),再到巴爾蒂斯在《讀書的卡蒂亞》(1974) 中散發性感誘惑的年輕女孩,劉野對這個古老主題的當代演繹精妙地植根于豐富深厚的歷史背景,同時也展現出藝術家卓犖超凡的技法。《讀書的女人》以維米爾筆下飽滿明豔的色彩,渲染出如巴爾蒂斯所描繪的充滿情欲的意象,該作無疑是一幅盈溢著摩登氣息的珍罕傑作。

畫面大面積施以灰粉和酒紅色調,顯現出蒙德里安式的幾何感、平衡感與秩序感。女人的卷髮透出微微的紅色,映襯著她胭紅色的唇瓣、臉頰以及四肢上精緻微妙的濃淡色差。背景被深淺兩種粉色一分為二,灰粉色的陰影筆直地沿著畫布邊緣延伸。藝術家本人曾剖白:「在我自己的作品中加入蒙德里安的畫作元素是一種精神隱喻。他的畫如此純粹,僅依靠最基本的顏色以及垂直、水準的線條。我也同樣地,想要探討純粹性這一精神議題。」劉野將畫面信息精簡濃縮,憑藉繪畫的基礎要素,如比例、色彩與構圖,構建出一段引人入勝的敘事:一個神秘的年輕女人,正專注地翻閱著一本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蒙德里安的圖冊。

近年來,劉野越來越多地將書作為其繪畫創作的關鍵母題。在《讀書的女人》中,這本書既可解讀為美學鑒賞的客體,也可視作其個人經歷的縮影。藝術家的父親曾是兒童讀物的作家,自幼劉野就接觸到漢斯·克利斯蒂安·安徒生和路易士·卡羅爾等人的作品。他本人回憶起自己在中國文化大革命(1966-76年)期間成長時所感觸到的強烈的意識形態的氛圍時曾說過:「在那個年代,讀這類書是有極大的政治風險的。但是,這些天馬行空的奇幻故事,以及書中精美的插畫,為我打開了一個嶄新而美妙的世界。」于劉野而言,在他的繪畫中加入書籍的元素體現出其對歷史和文學的欣賞與熱愛。這種情感亦可在《讀書的女人》中一窺端倪。畫中的圖書經過緩慢而細緻的描畫雕琢:藝術家精心地將顏料逐層疊加,使其表面形成宛如釉面一般的通透光澤,類似荷蘭早期畫家的技法,又雜糅現代主義概念與結構的嚴謹性。

縱觀劉野過去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他不斷地提煉與完善自己大膽而又充滿內省與反思的繪畫風格,他的作品也透過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探究歷史的不同交匯點。從去年開始,劉野正式加入卓納畫廊,並將舉辦一場以書籍為主題的個展。正如卓納先生所言,「劉野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繪畫語彙。我相信他無疑是當代中國最富趣味性的具象畫家之一。」

更多來自 現代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