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SUYA ISHIDA (1973 - 2005)
TETSUYA ISHIDA (1973 - 2005)
1 更多
石田徹也 (1973 - 2005)

無題

細節
石田徹也
石田徹也 (1973 - 2005)
無題
油彩 畫布
112 x 162.3 cm. (44 1⁄8 x 63 7⁄8 in.)
2001年作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香港 佳士得 2014年11月22日 編號42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2006年《石田徹也遺作集》東京 求龍堂 (圖版,第60頁)
2010年《石田撤也全作品集》東京 求龍堂 (圖版,第115圖,第115頁)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石田徹也存世二百餘件油彩作品,《無題》為今秋拍賣季眾國際拍賣行中唯 一一幅作品上拍,亦是近7 年內拍賣市場上曾出現過尺幅最大的作品。縱觀 石田徹也十年創作,《無題》可以說是最能說明日本職場和社會現況的一幅 卡夫卡式超現實情節。藝術家一生僅創作過4 幅以辦公室為基調的油畫,當中 主題、構圖、內容稍異。相較其餘3 幅,《無題》尺幅最大,描繪了兩位主角, 畫面隱藏複雜的細節,更見藝術家刻劃的用心。

石田徹也親歷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蕭條的大環境下社會問題頻生, 高壓的工作環境、無止境的工時、疏離的人際關係和森嚴的階級制度彷彿已成 為日本上班族的典型寫照。年青的石田徹也幸而沒有因壓抑的生活環境而變 得遲鈍封閉,他以敏銳的觸覺細膩而寫實地抽繪一個又一個超現實的場景, 當中帶有批判而悲憫的眼光,感同身受的情感,揭示了當代日本人的真實生活 狀態。

完成《無題》的2001 年可謂石田藝術風格成熟期,他已投入藝術創作歷年而 不斷求新。《無題》並置了現代辦公室生活與藍領勞動工作的細節:不銹鋼層 架、辦公室桌子、高空安全帶、地基螺絲、水泥車。主角一個閉眼一個張眼, 神情呆滯、迷茫,處境進退兩難。驟眼看他們被困辦公室桌椅,細看原來是建 築材料把他們更頑固地植根工作中。作品反映藝術家對當代人工作生活的心理 面貌觀察,揭示其對勞動者所面對的孤獨及困苦之反思。背景處理一改石田作 品常見的室內生活場景,轉而描繪層次細緻多變的草地、山丘,綿亙無際, 彷彿大自然可以為勞動者提供一絲喘息的空間,又似是石田超現實想像的無限 延伸。

2015 年威尼斯雙年展以「全世界的未來」為命題,策展人恩威佐希望藉此探 討工業革命以來,社會變遷帶來的種種時代焦慮。石田徹也的作品參加了這次 展覽,陳列於主場館。正如他渴望般,透過藝術讓觀眾反思所身處的環境: 「我相信我的自畫像具有讓觀眾審視現今世界、社會與價值觀的功能。」 《無題》以令人無法忽視的強烈視覺語言,突顯現代人被壓抑的生活環境, Tetsuya Ishida, Mobility Dream, 1996. Private collection. 以「畫筆能一筆一劃地拯救世界」。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