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 YUXING (B. 1975)
HUANG YUXING (B. 1975)
HUANG YUXING (B. 1975)
6 更多
HUANG YUXING (B. 1975)
9 更多
黃宇興 (1975年生)

七寶松圖

細節
黃宇興
黃宇興 (1975年生)
七寶松圖
壓克力 畫布(七聯作)
overall: 200 x 696.5 cm. (78 3⁄4 x 274 1⁄4 in.) (7)
each: 200 x 99.5 cm. (78 3⁄4 x 39 1⁄8 in.)
2016-2019年作
款識:HUANG Yuxing 16-19(各聯畫背)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直接購自藝術家工作室)
現藏者購自上述收藏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霓虹的色調象徵我們這一代。它耀目的光彩,無可匹敵:它蘊含著一種奇特的力量,好比抑壓良久的潛能,向外噴發的瞬間。」- 黃宇興

2016 至2019 年這四年間, 黃宇興創作出驚世的七屏巨作《七寶松圖》。畫面以璀璨奪目的寶石色調,堆砌出一個光芒四射的藝術境界。每幅畫作中所描繪的景緻令人憶起自然中的壯麗風光,但另一方面,迷幻的用色與躍動的光彩,又猶如魅影般震懾觀者心靈。誠然,深受藏傳佛教影響的黃宇興,正以佛教中寓意吉祥、彌足珍貴的「七寶石」為題,探討宇宙洪荒背後無盡的力量。同時,畫作亦灌注了藝術家多個經典的視覺元素——由以經絡組成的島嶼,與穿梭畫面中的長河,合奏出一首關於動與靜的醉人樂章。值得一提的是,《七寶松圖》乃藝術家在市場上亮相的唯一一組七屏巨作,彌足珍貴。

《七寶松圖》可視為藝術家醉心研究藏傳佛教的真實觀照。作品由左至右分別代表以下的佛教七寶:珊瑚、瑪瑙、珍珠、金、銀、硨磲和綠松石。在佛教文化中,它們屬於塵世間的瑰寶。2000 年,於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黃宇興展開他的拉薩之旅,漫遊各處佛教聖地。為了全面投入西藏的生活文化,他旅居佛院,身穿袈裟,甚至向當地僧侶請教藏語。藝術家巧妙地將這些自身的經歷和佛教的珍寶,完全傾注入這組巨作之中。譬如,第二幅中橢圓形的瑪瑙圖案與山水融合為一,和第三幅的珍珠主題相映成趣。在歷史悠久的華夏文化中,瑪瑙向來以其多樣性見稱。這多樣性正好映襯黃宇興作品中變化萬千的視覺效果。至於第四幅中稠密的大樹和炫目的寶石,則乃健康與長壽的象徵。總括而言,在這個錯綜複雜的境界中,觀者可以感受到天地萬物背後源源不絕的動力。透過重疊的層次和動人的筆觸,藝術家獨創出一個無盡的大千世界,展露各種吉祥之兆。

而藝術家半抽象的表達手法,同樣令人拍案叫絕。光與影的對比、立體的塑形、動態的刻畫和暖和的色調等奇幻而又熟悉的形象,在他的手中一一幻化成扣人心弦的藝術元素,直通觀者的心靈。於此,我們甚至能超越視覺的體驗,重返生命的起源。

無可否認,由早期挪用寫實題材的創新之作,到後來趨向著重情感與光芒的抽象表達,黃宇興的創作從來都是以人類與大自然的微妙關係為本。他期望可以自歷史長河中,捕抓幾個流動的瞬間,由此重新審視人類文明在當今這個荒誕世界中弔詭的位置。身為觀者,我們沉醉於《七寶松圖》中萬花筒般的圖案與精心佈置的多媒體元素之外,亦不妨與藝術家一同反思我們自身和宇宙、時空和未來三者千絲萬縷的關係。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藝行者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