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香港私人收藏 (LOT 1045)
劉國松
西藏組曲201
細節
劉國松
西藏組曲201
設色紙本 鏡框 二〇一三年作
92 x 185 cm. (36 1⁄4 x 72 7⁄8 in.)
題識:劉國松,二〇一三。
鈐印:劉國松、山東青州人
註:此作將收錄於藝術家全集(資料提供/劉國松基金會)。
西藏組曲201
設色紙本 鏡框 二〇一三年作
92 x 185 cm. (36 1⁄4 x 72 7⁄8 in.)
題識:劉國松,二〇一三。
鈐印:劉國松、山東青州人
註:此作將收錄於藝術家全集(資料提供/劉國松基金會)。
來源
香港佳士得,“美藝菁華開幕展”,2014年。
展覽
香港佳士得,“美藝菁華開幕展”,2014年2月28日至3月15日。
更多詳情
來到新世紀,劉國松繼續突破創新,將60年代的草書系風格繼續演進,用於表現壯麗雄偉的西藏雪山。 2000年夏,劉國松受邀前往西藏大學講學。課程結束後,他攜家人啟程前往珠峰基地營,經歷數天的行旅,終於得以一睹壯麗雄奇的美景:雲海氣象萬千,在陽光的照耀下瞬間光影流動。雪峰若隱若現,迂迴閃爍,令藝術家如癡如醉。
西藏歸來後,劉國松有感於壯麗的高原雪山景色,開始創作西藏組曲系列。劉氏早年開創“抽筋剝皮”的嶄新皴法,在特製粗厚的紙上撕下紙筋,以表現雪山的山脈輪廓。畫家在紙的兩面反覆繪畫、弄縐和剝皮,製造出雪山在廣闊無垠環境下的氛圍。劉國松所描畫的雪山在一片交織的白線下展現,與背後風起雲湧的雲海形成強烈的對比,白、藍兩色交互穿插浮動,紙與墨的紋路肌理營造出雪網山痕的迷人景象,對傳統水墨化的意境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西藏歸來後,劉國松有感於壯麗的高原雪山景色,開始創作西藏組曲系列。劉氏早年開創“抽筋剝皮”的嶄新皴法,在特製粗厚的紙上撕下紙筋,以表現雪山的山脈輪廓。畫家在紙的兩面反覆繪畫、弄縐和剝皮,製造出雪山在廣闊無垠環境下的氛圍。劉國松所描畫的雪山在一片交織的白線下展現,與背後風起雲湧的雲海形成強烈的對比,白、藍兩色交互穿插浮動,紙與墨的紋路肌理營造出雪網山痕的迷人景象,對傳統水墨化的意境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榮譽呈獻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