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橫尾忠則於1936年出生於兵庫縣,是日本戰後先鋒藝術家之代表人物。他以風格突出的平面設計、插畫以及繪畫聞名於世,並和田名網敬一共同代表著在日本戰後藝術世界中備受忽視的第二代東京波普藝術家。橫尾忠則於1960年代移居東京,他的職業生涯開始於舞台設計師,當時為唐十郎的實驗性狀況劇場設計舞台。在此之後,橫尾忠則便開始融合日本傳統木版畫、迷幻及波普藝術,創造出了獨具個人風格的平面設計圖案。1966年橫尾忠則開始發展繪畫,並首度為自己在大阪的個人展覽創作了後來具標誌性的「粉紅女郎」系列。其中《摩托車》(2002年)以及《護城河第二部分》(2005年)兩幅作品將於二十一世紀藝術日間拍賣同時開拍。
完成於2006年的《M的海洋》的構思源自橫尾忠則在1965年為日本著名小說家三島由紀夫創作的紙上作品《眼鏡與禮帽的景觀》。本幅作品為收藏者特地委託橫尾忠則向三島由紀夫致敬所作,故此與原作在構圖上幾乎完全一致。然而,《M的海洋》與原作有著截然不同的調性與氛圍,橫尾忠則此次運用了油彩而非彩色墨水,並以例如藍色和紅色、黃色和綠色等互補色顏料完全浸潤畫布,與飽滿的色彩平面相得益彰——此種色彩平面多見於橫尾忠則海報設計中。與充盈和諧之色彩形成鮮明對立的是一個個怪誕而超現實的主體——一頂圓頂禮帽、一頭神秘動物、一名身著泳衣的金髮女郎,以及一群穿著西裝的無臉男士—畫中種種無不象徵著戰後日本經歷的極速劇變以及西方化現象。
深深根植於自己時代的藝術氛圍,橫尾忠則常稱自己受到電影導演黑澤明和作家三島由紀夫二人之影響。同時,他的作品中又總能看到美國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影子,其中米爾頓·格拉瑟、彼得·馬克思,以及安迪·沃霍之影響尤為顯著。早於1972年,橫尾忠則便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他的作品亦永久收藏於包括香港M+博物館在內之世界各大著名機構。不僅如此,專為橫尾忠則藝術作品而建成的公共博物館——橫尾忠則現代藝術博物館也於2012年在日本神戶成立。
完成於2006年的《M的海洋》的構思源自橫尾忠則在1965年為日本著名小說家三島由紀夫創作的紙上作品《眼鏡與禮帽的景觀》。本幅作品為收藏者特地委託橫尾忠則向三島由紀夫致敬所作,故此與原作在構圖上幾乎完全一致。然而,《M的海洋》與原作有著截然不同的調性與氛圍,橫尾忠則此次運用了油彩而非彩色墨水,並以例如藍色和紅色、黃色和綠色等互補色顏料完全浸潤畫布,與飽滿的色彩平面相得益彰——此種色彩平面多見於橫尾忠則海報設計中。與充盈和諧之色彩形成鮮明對立的是一個個怪誕而超現實的主體——一頂圓頂禮帽、一頭神秘動物、一名身著泳衣的金髮女郎,以及一群穿著西裝的無臉男士—畫中種種無不象徵著戰後日本經歷的極速劇變以及西方化現象。
深深根植於自己時代的藝術氛圍,橫尾忠則常稱自己受到電影導演黑澤明和作家三島由紀夫二人之影響。同時,他的作品中又總能看到美國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影子,其中米爾頓·格拉瑟、彼得·馬克思,以及安迪·沃霍之影響尤為顯著。早於1972年,橫尾忠則便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他的作品亦永久收藏於包括香港M+博物館在內之世界各大著名機構。不僅如此,專為橫尾忠則藝術作品而建成的公共博物館——橫尾忠則現代藝術博物館也於2012年在日本神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