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 WOU-KI (ZHAO WUJI, 1920-2013)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趙無極 (1920-2013)

無題

細節
趙無極 (1920-2013)
無題
油彩 畫布
100 x 50 cm. (39 3/8 x 19 5/8 in.)
1956年作
款識:無極ZAO 56 (右下)
來源
Galerie de France 巴黎
瑞士 私人收藏
香港 藝倡畫廊
亞洲 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出版
1986年《趙無極》尚·雷瑪利著 巴塞隆納 Cercle d’Art出版社(圖版,第268圖,第280頁)
1998年《趙無極》Yves Bonnefoy及Gerard de Cortanze著 巴黎 La Différence / Enrico Navarra出版社 (圖版, 第104頁)
1999年《趙無極回顧展1948-1999》展覽圖錄 台北 大未來畫廊(圖版, 第24頁)
2010年《趙無極 1935-2008》多明尼克.德.維爾潘 香港 季豐軒美術出版社(圖版,第123頁)
2019年《趙無極油畫全集 第一冊 1935-1958》F. Marquet-Zao 與 Y. Hendgen 編輯 巴黎 Flammarion出版(圖版,第P-0493圖,第230及320頁)
展覽
1996年5月4日 - 24日「趙無極」香港 藝倡畫廊
1999年11月13日 - 30日「趙無極回顧展1948-1999」台北 大未來畫廊
2004年10月16日 - 2005年1月16日 「趙無極」東京 普利司通美術館
更多詳情
此作品已登記在趙無極基金會之文獻庫。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我想畫的是不可見的事物,生命的氣息、風、律動、形式的生命力,以及色彩的爆發與交融。」
——趙無極《自畫像》

1954 年,趙無極開始有意識地運用他對中國繪畫的知識,把中國文化的核心元素注入其作品。「甲骨文系列」是他首度把書法融入繪畫的嘗試,畫中的符號使觀者聯想到中國最早的文字形式,也就是商代的甲骨文,當時是刻在牛骨或龜甲上。這種將文字刻劃於動物類材質上的古老實踐,具有占卜天氣與命運等宗教目的。因此,趙無極在回歸甲骨文字之際,所處理的亦為與自然元素相關、早已鑲嵌在這項傳統中的精神要素。趙無極在這個時期所創作的作品,均表明他利用抽象形式來描繪自然力量的雄心壯志。

創作於1956年的《無題》幾乎出現在所有藝術家重要出版刊物中,可謂是趙無極甲骨文風格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這時藝術家已掌握了將文字融入畫的手法。畫面中的字元與層疊背景相輔相成,文字元號幾已幻化無形,僅留似甲骨文般的線條在畫布上隨興遊走,仿若還甲骨文與圖像本源。趙無極甲骨文時期的作品與大自然的氣象萬千息息相關,每一幅都是機具個人風格的抽象山水的表現,風雷雨雪,鳥語花香,千變萬化。縱觀藝術家短短五年甲骨文時期全部創作,此作是該系列中唯一擁有似「紅色太陽」符號的畫作,畫面上方鮮紅的色塊,猶如在金色的朝暉中冉冉升起的太陽,富旭日東升之意。氣勢磅礴又充滿詩意。

這種構圖與意象,在已知的趙無極甲骨文系列作品中可算絕無僅有。另外此作採用了一比二中堂豎構圖,是中國文人畫常採用的獨特尺寸,展示了趙無極在抵達巴黎十年後,對於中西文化糅合的前衛探索。同時,豎構圖的使用,令畫中甲骨文符號洋洋灑灑鋪排開來,好像從畫的底部冉冉升起出的圖騰符號,富有韻律和動感。畫面全幅則採用中國古典玄黃色,寓意尊貴祥和。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