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林麓间留白作烟云貌,与山石成虚实呼应之态
赵无极的绘画风格自1950年代末期起渐由具象转为抽象,《01.12.61-27.01.71》(Lot 8) 即为转型后的精彩之作。乍看《01.12.61-27.01.71》大片涂抹及随意泼洒的色块,彷若抽象表现主义,但细究构图及色彩表现,会发现本作品在西方抽象中具有中国山水画的意味。赵无极使用稀释过的油彩减轻画面厚重感,画面两旁及下方的不规则形体,造型特殊,奔放中带有灵秀韵味。中央大片留白的油彩,彷若淡化物体的云气,在表现空间远近的意境上更为深沈。如同李唐的《坐石看云图》,在林麓间留白作烟云貌,与山石成虚实呼应之态。
由于不想引导观者欣赏画作时的感受,1960年后赵无极大多使用创作时间为作品题名,他认为好的画作能够自己与观众对话,直接与观众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沟通。这种创作态度亦可在美国抽象主义艺术家史提尔(Clyfford Still)身上发现,史提尔同样拒绝为作品命名,只以创作日期或简单中性名词代之,试图为观者摒除来自画家的一切影响。将史提尔的《1948》(图1) 与本件相较,史提尔使用粗笔涂刷出浓重色块,不规则的爪型边缘,彷佛自我生长般向外延伸,营造一个带有迷幻感的超现实空间。赵无极则从心中的主观意识出发,拆解现实世界,将对自然的感受及体验投射在画布上,中央大片留白灵动轻盈,左右及下方的深色块则带沈稳之势,两者呈现对比呼应,亦让空间朝外更为伸展。然而史提尔的色块间彼此界线清楚,浩瀚感与戏剧性较为理性,赵无极则透过带有机、东方哲学性的抽象,带领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视觉性的心理空间。东方元素不着痕迹的进入以西方技法创作的抽象油彩画作中,由此可见赵无极结合中西艺术理念的功力高深之处,纯熟地运用东方美学思想与西方艺术技法表达出自身心灵的平静与永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