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吴冠中
崂山新屋
油彩 木板
1975年作
签名:荼
来源
Sotheby's Hong Kong, 8 April 2006, Lot 602 Private Collection, Asia
出版
Hu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The Complete Works of Wu Guanzhong Vol. 2, Changsha, China, 2007 (details illustrated, p. 300; illustrated, p. 301).
展览
Hong Kong, Hong Kong Arts Centre, Wu Guanzhong: A Retrospective, 10 September-4 October 1987 (Exhibit No. 25).

登入
浏览状况报告

拍品专文

1919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县的吴冠中,毕业于林风眠所创办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公费前往巴黎留学,1950年吴冠中决心回中国创作属于自己民族的油画。由于政治的因素,吴冠中回国后便集中创作客观的风景题材。他的风景绘画的灵感源自对象所激发起的形式美感,着重形式的美。在吸收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主义时,吴氏关注中国文化环境和受众的实际情况,做到「群众点头,专家鼓掌」。吴冠中的艺术正如他所归纳:「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中,首先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徐虹,「从『写生』中寻找绘画形式美—吴冠中20世纪50-70年代的水彩和油画」《吴冠中全集2》(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14。) 吴冠中为寻找风景画的创作灵感经常到名川大山实地写生。1975年夏天,吴冠中偕几位青岛的友人去崂山写生,却误入深山后迷途,幸得搜救队救援,最终脱险。为记念此事,吴冠中的案头仍放置那块刻上「误入崂山」的崂山石。吴冠中曾撰文:「崂山最予我强烈印象的,不是山,不是海,而是石,巨石遍野,方图突兀,色分墨,白、灰、紫,或横卧,或矗立、或斜倚,人生百态,尽在其中矣,如毕加索至此,当叹观止。石隙中不仅离草成窝,且处处生长屈曲的松,虽细瘦,却坚挺,风景这边独傲。刺丛开花,花丛多刺,是玫瑰,石丛长松,松抱石丛,是崂山。」 创作于1975年的《崂山新屋》(Lot 23)以崂山石为主题,崂山石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在画作的远、中、近景演绎。从分析构图着手,画作出现团块结构,用石块组合起来。吴冠中在呈现景观时,造型意识十分强烈,追求直接的视觉效果,从客观景物提炼出造型美感,其理念与马列维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 几何抽象表现主义相接近。前景的石块,被去掉突兀的体积,简化成大大小小的几何色块平面,在相连重迭间组成结构关系。每一色块的形态各异,与背景中、扭曲的、奇诡的山石相呼应。色块之间并迭、左右交错,表现了层层推移的空间变化和深遽感,一如吴冠中所说「简单的几何排列构成了无限丰富的形式感」。画面虽以大面积分割处理,却带富韵味的节奏,节奏由块面轮廓边线构成,造成一种连贯画面的视觉线。吴氏以写意花鸟画的运笔方式,勾勒石块、石砖的形状、石隙中生长的松树枝干,更以刮除法的油画技巧(sgraffito)局部地刮出细节,又用画刀造出细致的肌理,以视觉上流动的线条贯穿全画。为了达到形式的美,吴冠中予以创造,对景物补充,「移花接木」、「移山倒海」,试着把分散的事物或不同视角下的景观剪裁在一起。正如徐虹曾对〈崂山新屋〉撰文:「而左下角一大块用财色花岗岩拼接的基石,……使本来三等分的痉面构图,重心位置起了变化,视觉上产生丰富感。……但正由于它的存在,才避免画面的平淡和分散,它协调朋画面各部份的形式,也使之更丰富。」(徐虹,「从『写生』中寻找绘画形式美—吴冠中20世纪50-70年代的水彩和油画」《吴冠中全集2》(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22。) 吴冠中创作《崂山新屋》包含有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两个层面,融汇为一,其理念与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的抽象表现主义相接近,既真实呈现了具东方感与青松怪石,郁郁葱葱的崂山风景,也同时探索风景底下所隐藏的造形美感。他的创作成功把具象风景画类提高到「抽象表现」的层次和高度,在「风景画类」这一创作脉络有着独特的贡献。在表现抽象形式美的同时,也同时达到中西融合的高度,他的几何色块受西方美学所启发;但线条、色点和黑白皴擦的笔触纹理则来源自东方的书画艺术,在吴冠中的统驭下,相互配合,彼此提振,达致各自深化。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晚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