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杰拉丁.哈维尔在东南亚被誉为一位有着震惊天赋的女画家。哈维尔千锤百炼的作品有着清晰却带刺激性的画面深遽地考虑着人性的根本,同时亦漂亮地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瞬间与及各种无形物的神粹。她的叙述往往留连在感观的际限,如她的代表作《她疯狂的爱,而她也被深爱着》(香港佳士得2010年5月编号1154)呈现了墨西哥女权主义画家芙烈达.卡萝夜半在花园内入眠作梦的画面。
《善恶的知识之树》(Lot 65)在哈维尔2001年标志性的展览「在开始时⋯」中展出过。这个展览延伸了她一系列以树木为中心的作品,其中包括《受难日》(香港佳士得2013年11月编号423)和一张四屏叙事作品《善与恶》。透过这个主题,哈维尔探索她对自然世界及其居住者的兴趣,同时以茂盛或贫瘠的树木来表示存在的二元性:好与坏或生与死。
正如展览题目所示,哈维尔的策展方针以流转的存在为切入点——这由时间伊始就已经普遍存在着的现象——讲述其始与终。这件作品《善恶的知识之树》一题来自圣经中伊甸园内的大树,夏娃就是吃了大树的果实导致了人类的堕落。在基督教教义之中,知识之树就是人类在爱、喜乐、欲望、死亡之间流转的催化剂。在犹太教中,吃了大树的果实象征着善恶混合的开始,在此之前善恶是分开的,恶只不过是一个可能性而并未确实地存在。所以大树在哈维尔的观念中是一个潘多拉的宝盒,一枚不可避免的灯芯燃烧着人类生命的火焰。
哈维尔取材自树的典型——十字架、绞刑架、甚至是贝基特象征心理岔口的树——而去参与一个更大的叙事论述,并游走于歴史、文学与宗教之间。哈维尔所利用的树亦与北欧神话中的世界之树相类近,北欧神话中战争、胜利、魔法与死亡之神欧登,奉献自己而把自己吊在世界之树上九日九夜去换取统治英灵神殿的智慧,世界之树成为欧登的刑架,给予中世纪塔罗牌内倒吊人的定义:一个身份暧昧的人脚踝系于现在与未来之间。
哈维尔把一个沿自本能的特质渗透在大树之中,任由它在她紧凑的风景中蔓延并支配着,冷酷地伫立的一个死物,令人联想到一个场景的固定性、一个如剧场焦点的戏剧性。扭曲加上厚厚的树皮,它被描绘出一个年长、充满智慧与完满的个性。在树的根部有一只鹰隼般的鸟抓紧了一束雪白的羽毛,带一抹红色的刺绣雀鸟,和颜色幽闇的树木两者所产生的视觉矛盾,代表着在破坏与重生之间的永恒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