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YIN (CHINA, B. 1964)
王音(中国,1964年生)

在火车上

细节
王音
王音(中国,1964年生)
在火车上
签名:王音 13
油彩 画布
150 x 230 cm. (59 x 90 1/2)
2013年作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出版
2014年《王音》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图版,第30页)
拍场告示
Please note that the correct year of creation of Lot 227 should be 2013.
拍品编号227的正确创作年分为2013年。

拍品专文

一名男子独坐在封闭火车的臥舖之中。他忧郁地望向我们,依靠著臥舖角落,随意地立起了一条腿。他简单的服装,令人看不出他的身份。没有窗的空间,却有由顶照耀的柔和灯光,照亮了垂著的桌布和两旁堆叠起来的白枕头。这一切令人想去观察这个在正在观察著我们的男人。画中人的打扮及环境,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人,是每日穿梭人群中的芸芸众生之一人。然而,其实这是画家的自画像,在画面中注视观者的正是画家王音本人。王音成长于青岛,父亲是在当地艺术学院教授苏式现实写实绘画。年轻时的王音的绘画主题也多为严格的社会主义写实风格歌颂劳动英雄,以及理想化的生活场景。这些早年的背景,成为了王音艺术的基础及核心。直至后来他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入学时,才接触到西方先锋艺术、音乐、电影与戏剧。作为他舞台设计学位的功课之一,他写了一篇关于波兰舞台导演耶日• 格洛托夫斯基的论文,这位理论巨匠对王音的艺术及创作趋向有莫大的影响。

格洛托夫斯基以倡导「质朴戏剧」闻名,他主张把舞台一切不必要的东西都拆去。在他1968 年的钜著《走向贫困戏剧》中,他写道:「那些与质朴戏剧相比显得‘阔绰’很多的戏剧有不少弊病,它从各种艺术都剽窃一点,综合成为戏剧,这不能算真正的艺术... ... 质朴戏剧的诀窍,就是要把演员的艺术水平提高一步,完全靠演员下工夫,不靠或少靠別的东西。」 这「质朴」需要把外在的东西排除,突显一切的本质,聚焦於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从而打破两者之间的藩篱。王音的作品在绘画之上运用了格洛托夫斯基的理论, 把细节、历史及意识形态排除,集中表现生命中的纯粹与陌生。谈到格洛托夫斯基,王音表示:「通常我们认为激进具有“往前”的意向,但他的激进是以一种古典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他认为戏剧应当回到本源,回到你自身谱系的源头,从源头去寻找答案来面对今天的现实。」

《在火车上》一作中,王音选择描画标准车厢,有意的把内在简化,卧铺由几何简单的黄、白、灰长方形组成。如同尚恩• 斯库利的作品中形状以厚实的笔触造成,提醒了观者油彩本身的触感,同时表现出质感与光影的变化。画中人似存在于一个虚无的世界,如同置于卧铺之为物的形而上空间,而非实际的物理空间。画中人本身,比起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也更像一个抽象概念的呈现,更遑论是一个自画像。作为画中唯一的主要不对称元素,他成为了研究的对象,十分格洛托夫斯基式地如一个演员般与观众互动。

在访问中,王音曾表达过他对绘画样式的迷恋,由裸体到静物到自画像,以及他对探索绘画传统的兴趣。在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前总监田霏宇 (Philip Tinari) 的访问中,王音表示:「我比较喜欢用一些熟悉的题材,把这些熟悉题材陌生化。」正是这点对现实主义绘画的重要因素,熟悉的偏好,启导了王氏不少作品。透过把不必要的修饰去掉,突显他意欲呈现的核心,王音把熟悉中的陌生表露出来,并鼓励我们作为观众与作品交流。《在火车上》一作中,王音把自己当成演员,去掉戏服,在空荡的场景中凝视在望着画作的我们,挑战我们对画作的分析。

更多来自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晚间拍卖)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