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在1980 年代早期的纽约艺术世界里,乔治• 康多将西方艺术传统重新改变及设定。通过探索人物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心理状态,他的肖像画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中的人物,康多将这些画作称为“ 人造现实主义“ 。康多于1993年绘画的这副《画家在格林威治村思考他无所不能的命运》反映了画家早期肖像画的特色。艺术家在一幅看似直接的肖像中,插入了不稳定且相互矛盾的绘画元素。画家这张铜绿色的圆润脸令人不禁回想起雷尼• 马格利特《人子》大作,画作中带着黑高帽子的艺术家自画象同样被绿色的青苹果球体遮挡着脸及表情。康多的画作看上去像一幅肖像,但是缺少了明确的脸部特征及心理状态,而这种似乎故意的消减则引领着观者们进入了画家神秘难解的世界。人物身后天蓝色毫无情境的背景,以及他那铜绿色没有表情的圆润脸,令观者更想探讨画家到底看见了怎样的命运。对康多来说,有意的删减或是遗漏可以揭露出更多的情感和姿态,因为人物们总是不断变化。通过重新发明肖像画的绘画语言,康多将他自己定位于不同的时空之中。他巧妙地将经典与当代,以及高雅艺术和世俗艺术连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