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 (b. 1929)
嗨,午安 (哈囉)! Nao-chan

草間彌生

細節
草間彌生
嗨,午安 (哈囉)! Nao-chan
顏料 苯乙烯 金屬 雕塑
2004年作
出版
出版 2004年《KUSAMATRIX》森美術館 東京 日本 (圖版,第50-61頁) 2004年《草間彌生》國立現代美術館 東京 日本 (圖版,第223頁) 2007年《3L4D動漫美學新世紀》形而上畫廊 台北台灣 (圖版,第75頁) 2012年《草間彌生》法蘭西斯.莫里斯編 泰德出版 英國 倫敦 (圖版,第15頁) 2012年《就是喜歡!草間彌生。》臉譜出版 台北 台灣 (圖版,第126頁)
展覽
展覽 2004年2月7日-5月9日「KUSAMATRIX巡迴展」森美術館 東京 日本 2004年6月5日-8月22日「KUSAMATRIX巡迴展」當代美術館 札幌 日本 2005年4月29日-7月3日「草間彌生巡迴展」當代美術館 熊本縣 日本 2005年7月30日-10月10日「草間彌生:靈魂的所在」松本市立美術館 松本市 日本 2007年10月20日-11月8日「3L4D動漫美學新世紀特展」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 台北 台灣

拍品專文

草間彌生是當今最具創造力、作品最豐富的藝術家之一,至今堅持創作。在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她的作品涉獵甚廣,包括:行為藝術、電影、繪畫、鉛筆畫、雕塑、裝置藝術、時裝、詩歌、小說等。草間彌生在日本的藝壇舉足輕重,多個世代以來的現代藝術家均深受其風格影響。本次拍賣的雕塑作品《嗨,午安( 哈囉) ! Nao-chan》(Lot 33) 風格獨特,為獨一無二無版數之作品,2004 年首先展出於東京森美術館的巡迴個人展覽「KUSAMATRIX」,在短短三個月的展覽期間吸引超過五萬人次到場參觀。 20 世代初起,草間彌生開始創作以少女為主題的鉛筆畫,反映自己和兒時的回憶。這些畫通常和巨形少女雕塑一併置於展覽房間內,作為裝置的一部分。立體的少女雕塑神情輕鬆,天真瀾漫,配上柔和的氛圍,反映草間彌生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理想世界。此件《嗨,午安( 哈囉) ! Nao-chan》的少女有別於其他同系列的雕塑,拿著手袋,準備踏足外面的繽紛世界。作品中,草間彌生以強烈色彩對比營造豐富的視覺效果:黃與黑、白與藍、紅與綠塗在富有光澤的清漆表面上,產生幻覺般的效果。迷幻的色彩配上密密麻麻的小圓點令作品帶點輕鬆玩味,其富動感的圖案卻有著懾人魅力。在作品當中,我們看到草間彌生對自身心理障礙的宣泄,並有幸透過這宣泄口一瞥她的心中世界。 草間彌生1929 年出生於長野縣松本市一個富裕家庭,自小受傳統家教規管。孩提時期受幻覺影響,腦中浮現的畫面都成為她日後創作的靈感。十歲時,她開始出現與花草動物對話的幻覺。她發現自己四周的一切佈滿小圓點,步步進逼,似要毀滅她肉體上和精神上的自我意識。於是,絕望的草間彌生把所看到的這一切都畫下來,以自我療癒來控制病情。1958 年,草間彌生移居美國紐約,結識約瑟夫.柯內爾、安迪.華荷、克拉斯.歐登伯格、馬克.羅斯科和巴內特.紐曼,同為紐約前衛藝術界的靈魂人物。旅居紐約期間,草間彌生的創作特色主要有二:不停重複和無限繁衍。她的作品往往反覆出現同一圖案和設計,如:小圓點、「無限的網」、柱狀軟雕塑和鏡屋。1973 年,她重回日本,同時被診斷患上強迫症,需入院治療。然而, 草間彌生堅持創作,更出版小說。 1999 年,草間彌生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回顧展,自此其作品便廣泛於世界各地展出。本世紀初,她的作品首先於日本展出,包括靜岡、橫濱及東京森美術館。至2010 年,其作品展已遍佈世界各地:西班牙、巴黎龐比度博物館(2011 年)、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及紐約惠特尼美術館(2012 年)。「草間彌生:永恆的永恆」展繼2012 年巡迴歐美之後,接續至日本靜岡、大分、及高知展出。南美洲巡迴展將於2013 年6 月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起站,巡迴南美至2015 年結束。另一場將於台灣、上海等地展出百餘件近作,亦將於2013 年7月在韓國展開。生涯橫跨一甲子的草間彌生,至今依然創作旺盛,不論在藝術或生活上,保持一貫的前衛作風,時刻走在時代的尖端,因而廣獲􀀂球大眾支持,尤受年青一輩愛戴。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