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朱德群
第一百一十三號
油彩 畫布
1962年作
簽名:CHU TEH-CHUN 朱德群
來源
歐洲 私人收藏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朱德群回憶在巴黎探索藝術初期,大概有三分二的畫家還是畫有形的東西,而三分一的畫家就是畫抽象的。激發朱氏由具象擺渡到抽象藝術風格的是塞尚和德.斯塔埃爾具前瞻性的藝術。1956年春天,即朱德群抵達巴黎約一年,巴黎市政府在巴黎現代美術館為抽象藝術家德.斯塔埃爾舉辦回顧展,朱德群看過展覽之後,突然領悟到:「我一直嚮往和憧憬的,不就是這種自然潑辣的作畫風格嗎?…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束縛著自己,這隻手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擺脫這個束縛?」看過德.斯塔埃爾的作品之後,朱德群感悟到,這種束縛就是來自繪畫中的形,唯有忘掉以往創作中的「形」的束縛,才能達到自由地表現「意」境,得其意而忘其形。 在尋求「潑辣」、「忘形」這自由卻有力的藝術風格的過程中,朱德群在杭州藝專時期透過吳大羽老師而認識的塞尚藝術,成為他達到破形的重要啟發。朱德群從塞尚深刻理解自然風景中的視覺元素,以強烈的實驗精神去思索、拆解隱含於風景及靜物表象之下更單純的表現方式,一步步邁向幾何切割所引申出來的「點」、「線」、「面」。 創作於1962年的《第一百一十三號》(Lot 12)可清晰看見朱德群脫離德.斯塔埃爾藝術中建築性強烈的垂直、水平的粗線條和色塊(圖1),自1957年出現的小方塊也完全溶解在畫中,藍、白、灰油彩和墨黑線條相互交織,以闊筆施展出迅捷有力的線條語彙,意圖由過去傾向真實意味的「繪」,轉化提升至形而上概念的「寫」,畫面出現一種五十年代末期創作中還沒有轉化出來的「放鬆」,與此同時畫面厚重的油彩和勁道十足的筆觸依然延續、傳遞出朱德群起初所追尋的自由、潑辣的味道。朱德群曾總括鑽研中國山水畫的經驗,他領悟到的就是「放鬆」,「放鬆」是一種繪畫時的方法,也是一種繪畫的心態。這種「放鬆」的繪畫思想儼如面對無垠穹蒼時的頓悟,促使朱德群的抽象藝術昇華。朱德群使用的線條並非為勾勒自然物像如山脈、石頭、樹枝、樹葉的造型,而是為畫面注入律動的節奏,正如林風眠提出曲線乃「美與生之線」。墨黑色、勁道十足的線上充滿中國書法線條性,成了《第一百一十三號》的主角,與寶石藍、普魯士藍色油彩造成的肌理相互揮映,呈現深邃的大自然力量。朱德群在粗獷的油彩線性揮寫中,展露出他竭力以西方油畫媒材開拓中國筆韻墨趣的高度企圖心,其揮灑勁毫的油彩線條,以及高密度的纖細線條,發出強烈東方精神的書法性,其筆鋒迴、護、鉤、挑微妙的線條流轉之間,互相呼應,蒼勁的線條,彷彿宋代邵 (龠虎)《尺牘》中的連綿草書筆勢,曲折盤繞。線與線之間所產生的縫隙流露底層白色的油彩,如同綻裂的岩壁,湛現出幾道微暗幽光,巧妙地平衡了厚重的油彩。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