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賈藹力
不混合
油彩 畫布

2009年作

簽名:JAL(右下)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出版
2012年《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5︰賈藹力》四川美術出版社 成都 中國 (圖版,第53頁)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1979年,賈藹力出生於中國東北部的邊境城市丹東。丹東置身於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連接朝鮮與中國及歐亞大陸的主要陸路通道,也是東北連接韓國、日本的海上通道港口,由於重要的地理位置,歷來都是軍事要塞。作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新生兒,賈藹力的青少年時代經歷了1980年代的國內外的軍事、政治及經濟變革時期:1980年代初美國與前蘇聯之間激烈對抗的「新冷戰」時期,直到1990年代初以東歐劇變和前蘇聯解體為終結的過程;以及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重建期:他的家鄉丹東經歷了由於1980年代的產業調整,原來的支柱產業鋼鐵企業及重工業關停及並轉,大量的工人也因此失去工作,處在人生及社會的轉型期。 因為父親是一位作家,賈藹力的家充滿了文學書籍和政治著作,那些俄羅斯早期作家的悲情史詩和挽歌,及批評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是他的最愛。少年時代的水墨繪畫學習更讓他體驗了學習藝術的孤獨和安寧,並啟發了通過繪畫表達內在感受的潛能。2000-2006年在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期間的新具像主義繪畫的研究方向,讓賈藹力接受到了嚴格的寫實繪畫訓練,並關注於對人的現實精神狀態的探索。 2007年來到北京後,賈藹力開始以冷靜的客觀主義描述技法,將記憶中的片段或真實場景以主觀的方式疊加組合,以一種近似乎超現實的手法,在畫布上完成了一幅幅如史詩般的劇作:「就像對待舞臺一樣,畫就是一個慢慢展現的故事場景,一個敘述,一段刪節過的,去頭去尾的故事」。( 凱倫.史密斯《走進賈藹力的世界》) 《不混合》(Lot 27) 這幅作品從多方面連接西方古典藝術。就內容方面而言,此作所隱含的「創世紀」命題,正是西方藝術史上最重要的靈感泉源之一,賈藹力於把它置入當代語境中重新詮釋。畫中人物手抱人類首隻複製羊多莉,對照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穹頂的壁畫《創造亞當》描繪上帝創造人類的情景(圖1),兩者都希望藉此喚醒觀眾,對角色和權力作出深切的反思。賈藹力藉以向人類提出一種警示,即今日的行為將會深遠地影響後世。孤單的畫中人在一個荒涼的末世國度展示了典型的賈藹力畫風,但抱羊的主題卻顯得不甚尋常。在天主教圖像中,羊經常被描繪在基督或施洗者聖約翰的懷抱內,象徵基督為救贖人類而犧牲生命。眼見人類妄顧後果所做的改變,這裡的意指實在是不言而喻。 賈藹力畫中的風景通過閃亮的筆觸,映照着荒涼的景致,惡劣的環境加上繃緊的氛圍,令人感到迷失,不知所措。裸露的身體更加强了心理上的脆弱感,彷彿不堪一擊。主角抱羊是西方藝術的經典題材,從博斯以至卡拉瓦喬等大師都曾經作過詮釋(圖2)。賈藹力曾說:「我曾經不止一次站在博斯的作品前面(圖3),不管它是多麽古老的一件作品,但是對於我,繪畫就是要像他那樣添加更多的秘密、更多的内涵、更多的興趣,我想我應該能做得到。」從《不混合》可見賈藹力出色的繪畫技巧,以及他對文化和藝術背景方面的掌握和活用。他的作品既有中國文人的自我觀照,也有西方存在主義的視角。從畫中主角頭上的兔耳朵和太陽鏡更可以領略到藝術家的幽默感;它們暗喻人類都帶着面具做人。這種異想天開的氣質令這件作品別具欣賞價值。 相對於前輩藝術家們採用更為直接的圖示或符號來表現政治角度或社會學傾向,賈藹力以更為開放的視角來反映歷史及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變革的反思。而他扎實的學院技法訓練和對當代藝術概念的敏感度,形成了他獨特的繪畫語言「以冷靜客觀描繪的技法在畫布上,完成當代藝術概念的表現」。而他作品散發出史詩般的效果,一種介於敘事和反敘事之間的新形式,來重新定義繪畫,這已是一種新的藝術思潮的暗流湧動。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