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出生於20 世紀初的龎薰琹早年到法國留學,1932 年回到中國之後,他與關良、常玉、倪貽德等人於上海創設「決瀾社」,展開中國現代主義繪畫運動,連續六年開展現代繪畫展覽,對當時期保守的中國美術界來說,無疑是一個震撼與衝擊。「決瀾社」孕育出中國第一批現代主義先鋒,身為其中一員的龎薰琹,在畫作上也多所領先與創新。他的畫作不僅保留西方油畫的色彩和用筆技巧,更融入中國情懷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裝飾性,形成了個人繪畫的特殊語言與符號。1972 始至79 年止,龎薰琹完成了他一系列以花卉題材的靜物油畫創作,在這短暫時光中,龎薰琹似乎將所有創作的思緒與精神全然投入在靜物創作上,他開始細心地研究各種花卉的姿態、韻味和結構,一方面希望藉由花卉創作來撫慰喪妻之痛,也藉由花來表達深遠的思念。《杜鵑花》(Lot 28) 作於1979 年,畫面蘊藏龎薰琹擅長的工藝設計專長,雖然畫面花叢構圖看來自由揮灑不拘,卻是在各點精心安排下繪製而成。仔細觀看龎薰琹的杜鵑盆花,花團錦簇,在他瀟灑自如的筆觸下,盛開的花朵如蝴蝶翩翩飛舞,彷彿花香引來舞蝶,也展示春天的氣息,深刻的想念。龎薰琹以粉色、桃紅以及紫紅色描繪錦簇的花團,在他巧妙地佈局下,隨著各顏色的分層,畫面構圖更顯層次,盆花也因此活潑跳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僅保留任何一種單色的花朵,畫面構圖仍然完整,花色的平均分佈顯見龎薰琹的構圖巧思,讓豐富的團花充盈觀者視線。而龎薰琹的繪畫即使使用油畫技法,仍深具東方文人畫風。枝椏的描繪僅是象徵性畫法,叢聚的枝椏實際上並無法支撐畫面所繪之團花,卻能夠因此突出花朵使之成為視覺中心。而僅僅描繪盆器的盆花倒影,更表現出龎薰琹捨棄空間、以及真實光影折射之情景,展現畫中筆隨心至、物我共生之意涵。龎薰琹的畫作具有法國安格爾古典主義的美感,又深具法國風景畫家柯洛的詩意,在富含東方文化的底蘊之下,同時具有水墨繪畫描繪如髮絲一般優雅、美妙且具有韻味的線條能力。他的油畫作品數量很少,大多在時代變革中遺失或損毀,又他的花卉作品多數已被中國美術館、江蘇美術館所珍藏,《杜鵑花》為龎薰琹為數不多的花卉作品,也顯見其彌足珍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