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KUO-SUNG (LIU GUOSONG, CHINESE, B. 1932)
重要私人收藏
劉國松

子夜太陽III

來源
美國 加州卡梅爾 Laky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拍品專文

《子夜太陽III》 (Lot 53)是劉國松結合其於1968年到瑞典旅遊的經歷。子夜太陽又稱為永晝,意指一日之內,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上的天文現象(圖1),這樣奇妙的天文景觀唯有在極北地理位置才可看見。劉國松深受此題材吸引,把日落浮懸的奇景想像到太空之中,創作成五輪紅日普照地球的景象。他所創作的最早一幅子夜太陽作品,亦是完成於1969年,後來由美國加州史丹褔大學美術館收藏。(圖2) 另一張《子夜太陽》亦於2013年一場拍賣會中創下當時的藝術家紀錄新高,成交價為628萬港元。自1969年至1973年的四年間,劉國松創作了著名的「太空畫」系列,這系列的成功讓他在美國獲得最具感知的當代畫家之美譽。

《子夜太陽III》為形式非常獨特的五聯作,與中國傳統繪畫立軸連屏的結構形式緊緊相扣。作品亦與他其後組合性畫面的處理方式,如以五幅畫作排列成十字形的構圖,及後來的抽象風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鍵性。太陽漸之更迭,此關於時間意念的暗示將發展得更為明顯,演變成重疊的圓形,猶如多重曝光的照片 。(圖3)

作品上部分以眩目的紅色為創作基調,五個橘紅光色的太陽穿過雲層升起,景色壯麗絕倫。俐落的輪廓如西方現代畫派所追求的平面化畫面處理,創造出饒富冥想特質的視覺印象。畫面亦因五個太陽組成的弧線加強動感,帶來律動性。下部分斑駁的大地以豐富肌理提升了視覺層次,國松紙纖細的紙筋呈現比筆觸更具變化的飛白效果,豐富的質感打破水墨作品向來只以絕對平面為演繹方式的慣例。那種自然曼衍的紋理猶如蠟染的冰紋,配合一些揉皴與大筆揮灑的運用,同時表現豪放與細膩。劉國松同時結合噴槍的技術達至一種精緻的色面效果,在其細心安排下時而作明亮耀目的點綴,時而又作柔和部分強烈的線條,並建構出光與氣之感。如果仔細近看上下間的區塊,顏料漸層變化細膩,就像是雲的繾綣。(圖4)

若談到二十世纪影響世界的大事,便不得不提人類首次登上太空的壯舉。劉國松的太空畫巧妙地將如此當代的題材結合傳統的媒介,展現藝術家們一向極少觸及的題材,邀請觀者沉思宇宙間萬古長存的消長。更重要的是其所探討的革命性現代水墨藝術具劃時代的意義。他新穎地詮釋水墨傳統,注入新技巧、主題及展示方式。如吳冠中所言,劉國松是「一個中國人將中國傳統的繪畫向新時代推進了一步,向西方世界顯示了東方藝術的特質與驕傲,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興奮。」1


1郎紹君「劉國松在大陸」,刊於《台灣美術》第18期,台灣省立美術館,1992年。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