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EE UTARIT (Thai, B. 1970)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納堤‧尤塔瑞

汽船序曲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拍品專文

「[這]代表著一種狀況:對物件的渴望或其圖象,取代了物件現存的所有意義。」
──納堤.尤塔瑞《夢想、希望與完美之趣》

納堤‧尤塔瑞的畫作敘事角度深邃,視覺詞匯動人心弦,令藝術家聲名鵲起;其作品的視覺衝擊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廣獲好評,被譽為近年東南亞最具實力的亞洲當代藝術家之一。尤塔瑞畢業於泰國曼谷辛巴克恩藝術大學,在學期間既對文藝復興時代的古典藝術深感興趣,亦專心鑽研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理論。作品曾在歐洲、東南亞、台灣和中國等多地展出,廣獲私人收藏家和機構收藏,備受青睞。
尤塔瑞的畫作在歐洲和亞洲大受歡迎,可從作品中蘊藏的視覺衝擊能量和深厚底蘊一窺究竟。藝術家運用的藝術語言,不僅援引西方藝術史,亦含蓄地指向泰國當代社會,加以評論,並探索身份、真理、美麗和文化等理念。尤塔瑞的畫作對繪畫媒介作嚴謹審視,在藝術性和概念性方面發展完整,呈現出畫技、風格和原創性的超卓平衡,故其作品常被視為可堪代表當代東南亞藝術的關鍵形式。
納堤‧尤塔瑞的繪畫語言帶領觀眾游弋於客觀再現、文化意義和記憶軌跡之間的緊張關係,作品在過去幾年一躍成為當代泰國社會深具象徵性的聲音。畫中往往呈現一種失語感,缺乏有形的活力或連貫的對話形式,觀者遂得依靠畫中極其簡化的視覺隱喻,在最基本的畫作結構中尋找線索,詮釋畫作。

尤塔瑞的畫作借鑑經典靜物畫的技巧,集合藝術家自己的古玩收藏品,上演超現實的場景。畫作就像歐洲貴族的珍奇屋,陳列著藝術家的珍藏現成品,從模型玩具至骨骼牙齒的解剖模型不等,琳琅滿目,讓人忍不住要一探究竟。對藝術家而言,靜物蘊藏著象徵性和參照性的力量。他修改和結合物件,遵守自己繪畫語言的語法,創作出多變的含義,並行不悖。尤塔瑞是營造戲劇氛圍的高手,以卡拉瓦喬式的巴洛克畫風拿捏畫面的光影,畫布的字裏行間則類近小漢斯‧霍爾拜因的畫風,讓畫作充滿多姿多采的深厚意義;由此,藝術家將古典主義的精神理念結合超現實主義的現代信條,讓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手法,賦予了一抹時尚氣息。
本拍品《蒸氣船序曲》(Steamboat Overture)屬於《夢想、希望與完美之趣》系列作品,約繪於2006至2008年間。尤塔瑞選取靜物畫的概念,將其轉化為自成一家的視覺繪畫語言,對泰國時事政局作隱晦評論,探討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後,泰國謎樣的國家定位、信念和政治議題。藝術家在該段時期的作品大多流露訴說故事的意圖,同時含蓄地探索當時現代泰國社會的種種社會現實,本拍品亦不例外。

除此之外,《蒸氣船序曲》亦探討泰皇拉瑪四世(1804-1868)治下,暹羅王朝為了對抗東南亞諸國面對的殖民主義威脅而實施的大力改革。畫中的蒸氣船象徵著西方的文化和科技,對當日的泰國而言是一種代表著西方文化的新事物,同時亦是不祥的存在。當時,西方文化為泰國帶來發展和工業化的機會,看似一個新時代即將誕生,曙光初現;同時,西方文化亦帶來破壞,在現今的社會政局方面製造緊張,未來的美好承諾落空,泰國本土文化日漸消失,令人大為失望。畫中的大雁則象徵著暹羅社會對周遭殖民化的感覺,表現一種好奇、謹慎和恐懼之感。

本拍品可以與同一系列的另一幀作品(圖2《西方之光1號》)加以對照。《西方之光1號》(The Western Light No. 1)以泰皇拉瑪五世為主角,他帶領泰國走向現代化,同時維護泰國的國家主權獨立,不受殖民勢力所影響,被尊為泰國史上最偉大的君主。可是,此畫卻以暗色系繪就,透著不祥之感,跟原碑大為不同,暗示著一個與承諾不符的現實。
尤塔瑞的藝術隱隱透著與社會政治的共鳴和推論,同時畫作的構圖和描繪的物事又呈現一種對政治完全漠不關心的態度。畫布瀰漫著令人戰慄的死寂,氣氛迷離,正是他的作品最顯著的特點。作品中緊張焦慮的暗湧慢慢累積,最後達至巔峰,令作品的底蘊意義豐富,精湛絕倫。藝術家畫技精準,構圖高雅無匹,卻將熟悉和陌生的物事顛倒交錯,扭曲慣常秩序;這種有意識的破壞,令作品呈現出一種迷惑不安的獨特氛圍。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