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JITA (LÉONARD TSUGUHARU, FRANCE/JAPAN, 1886-1968)
日本重要私人收藏
藤田嗣治 (日本,1886-1968)

斜躺裸女

細節
藤田嗣治
藤田嗣治 (日本,1886-1968)
斜躺裸女
油彩 畫布
71.5 x 91 cm. (28 1/8 x 35 7/8 in.)
1932年作
款識︰嗣治 Foujita 1932 (左下)
來源
日本 私人收藏
此作品附東京美術俱樂部位鑑定委員會於2014年7月25日所發之保證書
出版
1987年《藤田嗣治畫集》S. & D. Buisson編 巴黎 法國 (黑白圖版,第32.23圖,第427頁)
2016年《藤田嗣治: 橋接東方與西方的藝術》中日新聞社 東京 日本 (圖版,第59圖,第98頁)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Lot 29 is accompanied by a 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 issued by Tokyo Bitjisu Club, dated 25 July, 2014.
拍品編號29附東京美術俱樂部位鑑定委員會於2014年7月25日所發之保證書。

拍品專文

藤田嗣治 (Tsuguharu Foujita)於1913年初到巴黎,剛滿27歲的他隨即投入巴黎「瘋狂年代」的熾熱藝術氣氛,並以獨樹一幟的風格成為巴黎畫派的耀眼新星之一。1920年代初,他改名為李奧納多‧藤田嗣治(Leonard Tsuguharu Foujita),發展出一套獨有的繪畫技巧及風格,成就西方及東方藝術史上的一大突破。裸女是西方肖像畫的傳統題材,藤田嗣治在他的裸女畫作中,準確呈獻東西藝術的結合及平衡。他很早便注意到:「日本畫鮮有繪畫裸體人像,即使是鈴木春信(Harunobo)或喜多川歌麿 (Utamaro)(圖2)等畫家,也只會繪畫一部分膝蓋或腿部,他們只能透過這些有限的部位,表達肌膚的質感。這促使我在八年後再次繪畫裸體人像,而且我的目標清晰,就是繪畫人體肌膚這種最美麗的物質。」
-藤田嗣治,引自2001 年法國巴黎《藤田嗣治卷1》Sylvie & Dominique Buisson 編,頁96

《斜躺裸女》(拍品編號29) 繪於1932年,完美展示藤田嗣治對這個歷久常新的經典題材的獨特處理手法。於1930年代初,他已享譽法國及日本藝壇,卻毅然決定探索拉丁美洲的新大陸,開創全新風格。1931年5月,他離開蒙帕納斯,前往巴西參加巴黎畫派藝術家舉行的展覽。這段時期引領他於1933年返回日本,並創作了其中一幅代表作。藤田嗣治在第二任妻子與超現實主義詩人羅伯特·德思諾斯(Robert Desnos)出軌後,拋下一切金錢與愛情的煩惱,與年輕模特兒馬德萊娜‧勒克 (Madeleine Lequeux) (圖1) 結伴同遊。1930年,藤田嗣治深受這位年青舞者的魅力與美態啟發,為她繪畫首幅肖像畫,畫中展現前所未見的情慾氣息。在《斜躺裸女》中,人物擁有勒克的紅髮、藍眼睛及率真的神態,而這位年輕模特兒亦曾擔任安德烈‧德朗(André Derain)等巴黎畫家的模特兒,後來安德烈更將她介紹給藤田嗣治。勒克白天擔任服務生,晚上則於巴黎賭場擔任舞蹈員,是繼藤田嗣治的兩位妻子(於1917年迎娶的費爾南德·巴雷(Fernande Barrey)及第二任妻子露西·巴杜爾(Lucie Badoul,昵稱瑤姬)後的第三任靈感女神。藤田嗣治從亞洲書法技巧取材,發展出一套獨有的藝術詞彙,而從巴西前往阿根廷時,他便以這些獨特的詞彙描繪西方藝術史中的經典裸女題材。

藤田嗣治於東京藝術大學跟隨黑田清輝(Seiki Kuroda)學藝,黑田清輝是1890年代日本率先繪畫裸體畫的藝術家 (圖3)。他於二十世紀初遠赴巴黎,將西方的繪畫技巧與現代手法 (稱為「西洋畫」) 引進日本,並應用於日本傳統「日本畫」技巧的教學之中。藤田嗣治利用源自日本畫的礦物顏料與油彩,將兩種手法共冶一爐。他在畫布上塗上多層黏合劑與天然顏料,自創出一套「乳白色畫法」,讓墨水能滲透已上色的明亮畫布表面。他以最幼的日式畫筆面相筆和日本傳統墨水描繪人物的輪廓和細節,簡潔的線修彰顯他深厚的書法技巧與造詣。柔和的乳白色畫面展現深淺不一的白色和灰色,色彩幾乎融合為一,刻劃勒克赤裸地斜躺在凌亂的床單上,令人著迷。人物的體態優雅,令人想起安格爾(Ingres) (圖3) 的宮女或橋口五葉(Hashiguchi Goyo) 筆下的女士,展現人物近乎抽象的普世美態。

乳白色的畫面只展現幾種鮮明色調,包括勒克的紅色髮絲、淺藍色眼眸和白裡透紅的肌膚。藤田嗣治按照日本繪畫傳統,以不同的質感及礦物顏料呈現各種色調,證明他也與安德列‧德蘭(André Derain) 等同期巴黎野獸派畫家一樣 (圖4),能以「光影法」描繪現代女性。

《斜躺裸女》展示藤田嗣治嘗試結合線條與光線的方法,成為他心目中的全能畫家。藤田嗣治的現代風格源自亞洲繪畫傳統,正如王概於1701年撰寫的《芥子園畫譜》所言:「論繪畫,用筆為先,用墨為次,用色為後。」

更多來自 融藝/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