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林風眠畢生在藝術中探索中西嫁接,作出了最出色的貢獻,其成功不僅緣於他對西方現代、中國古代及民間藝術的修養與愛 情,更因他遠離名利,在逆境中不斷潛心鑽研,玉壺雖碎,冰心永存。
- 吳冠中《一代宗師林風眠》
二十世紀東西文化交融對歷經五千年之中國傳統書畫產生了深遠影響。期間,中國藝術家們苦心求索,以當代之精神開創全新的藝術表達形式以繼承傳統並令其重新 煥發生機。其中,林風眠的繪畫大膽真摯、驚世駭俗, 跨越了語言、文化及國界的障礙獨步畫壇,展現了當時 中西藝術融合的重要歷史轉折。
林風眠,1900 年生於廣東省;二十歲時,身赴法國勤工儉學。1919 年五四運動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大批海外求學的知識份子歸國,同時帶回了西方民主與 科學的理念,以助力中國藝術與文學的改革與發展。受 到西方教育的啟發,諸多海外求學的藝術家們開始不斷 嘗試將西方理念融入中國藝術語境的探索,為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開啟了一扇通往嶄新文化維度的大門。值此之際,林風眠於1926 年受邀歸國就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 學校校長;29 歲協助創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暨久負盛名的中國美術學院前身。作為杭州藝專的第一任校長, 林風眠率先提出融合中西方藝術風格的教學方法,啟發 了隨後一批中國藝術巨擘如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 因此,林風眠也被後人推崇為中國現代藝術之父。
林風眠尤以擅畫女性人物聞名;該幅《裸女》代表了其繪畫技法與藝術造詣的巔峰。畫中的人物形象取自西方藝術中類似題材的源自古希臘古羅馬的姿勢與構圖。相 同的作品可參考古典大師,如威尼斯畫派畫家提香的學院派作品。如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圖1) 一樣, 林風眠畫中的女性人物放鬆地將兩隻手臂交叉在頭後, 雙腿慵懶地伸開,眼神誘惑迷離地凝視著觀者。提香的 維納斯全身置於白色的床單之上,身後是垂落的奢華絨布幔帳和精美的閨房內飾,以及兩位穿戴整齊的僕從。 而林風眠則將畫面切割壓縮至僅保留人體部分,女人的 手臂緊貼畫框上沿,雙腿膝蓋以下則被右側的邊框切去; 他嫺熟地運用水墨點染描畫以營造室內獨特的「意境」: 我們無從分辨空間內的傢俱陳設甚至人物所倚靠的背景的細部特徵;畫面左下角幾筆交叉線條或許是幾隻印花抱枕,女人身後窗櫺的玻璃也是一片空白,無從知曉畫中場景所處的外部世界。這些獨特的藝術手法共同構建出一個異常親密的主觀視角, 與觀看提香的維納斯不同,在林風眠的《裸女》前,觀者仿佛與畫中的女人近在咫尺,一併斜倚在她的身邊。
雖然畫中的女人形象取自古典繪畫中的經典造型,林風眠運用新的技巧為作品注入鮮明大膽的現代感。他細緻 地用水墨暈染出女人胴體上立體的陰影,突顯其柔軟豐滿的身體曲線,再用簡潔粗獷的筆觸將周圍的環境壓縮成二維空間,以提示觀者畫家的存在。畫中的平面空間, 以及女人與觀者四目交對的凝視眼神,與愛杜爾·馬奈 1863 年的名作《奧林匹亞》( 圖2) 類似:畫中女人倔強且毫不妥協的眼神當時震懾了所有來參觀的觀眾。而 林風眠寥寥數筆優雅勾勒出的清秀面龐也反映了現代主義大師如亨利·馬蒂斯和巴勃羅·畢卡索對他的巨大影響。 此外,正方形的畫布本身就極具現代感,為林風眠提供 了極大的靈活性,以創作出平衡協調且富有動感的幾何構圖。
儘管與油畫相比,水墨在色彩與肌理表達方面存在一定 局限,林風眠始終秉持「復興中國藝術」的信念,嫺熟地將水墨的色調變化發揮到了極致。在該幅《裸女》中, 林風眠精巧地勾勒出女人的胴體,將她乳白色的皮膚與 用水墨渲染的周圍環境一分為二。西方美學更多依賴色彩輔助線條並營造空間感,而林風眠則更強調線條的重要性。他行雲流水的筆觸取法自隨性縱逸的中國傳統書 法。同時他在構圖中選擇將負空間施以主色調,這個技法曾在著名宋代文人畫中出現,也再次證明他與東方傳統的深厚羈絆。畫中所展現的傳統與顛覆,在實與虛, 色彩與空間之間不斷搖擺,達到和諧統一的平衡。
作為中國少數幾位創立並引領現代藝術發展的先驅之 一,林風眠在造型、構圖以及空間結構上的變化,為他的作品注入了現代主義的詩意與古典主義的優雅,以無 人企及的藝術成就帶領中國傳統繪畫進入更加寬廣、更加豐富、更加現代的藝術領域。林風眠的藝術創作及教育理念對隨後中國二十世紀湧現的諸多重要藝術家們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永遠地改變了中國藝術的面貌。
- 吳冠中《一代宗師林風眠》
二十世紀東西文化交融對歷經五千年之中國傳統書畫產生了深遠影響。期間,中國藝術家們苦心求索,以當代之精神開創全新的藝術表達形式以繼承傳統並令其重新 煥發生機。其中,林風眠的繪畫大膽真摯、驚世駭俗, 跨越了語言、文化及國界的障礙獨步畫壇,展現了當時 中西藝術融合的重要歷史轉折。
林風眠,1900 年生於廣東省;二十歲時,身赴法國勤工儉學。1919 年五四運動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大批海外求學的知識份子歸國,同時帶回了西方民主與 科學的理念,以助力中國藝術與文學的改革與發展。受 到西方教育的啟發,諸多海外求學的藝術家們開始不斷 嘗試將西方理念融入中國藝術語境的探索,為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開啟了一扇通往嶄新文化維度的大門。值此之際,林風眠於1926 年受邀歸國就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 學校校長;29 歲協助創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暨久負盛名的中國美術學院前身。作為杭州藝專的第一任校長, 林風眠率先提出融合中西方藝術風格的教學方法,啟發 了隨後一批中國藝術巨擘如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 因此,林風眠也被後人推崇為中國現代藝術之父。
林風眠尤以擅畫女性人物聞名;該幅《裸女》代表了其繪畫技法與藝術造詣的巔峰。畫中的人物形象取自西方藝術中類似題材的源自古希臘古羅馬的姿勢與構圖。相 同的作品可參考古典大師,如威尼斯畫派畫家提香的學院派作品。如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圖1) 一樣, 林風眠畫中的女性人物放鬆地將兩隻手臂交叉在頭後, 雙腿慵懶地伸開,眼神誘惑迷離地凝視著觀者。提香的 維納斯全身置於白色的床單之上,身後是垂落的奢華絨布幔帳和精美的閨房內飾,以及兩位穿戴整齊的僕從。 而林風眠則將畫面切割壓縮至僅保留人體部分,女人的 手臂緊貼畫框上沿,雙腿膝蓋以下則被右側的邊框切去; 他嫺熟地運用水墨點染描畫以營造室內獨特的「意境」: 我們無從分辨空間內的傢俱陳設甚至人物所倚靠的背景的細部特徵;畫面左下角幾筆交叉線條或許是幾隻印花抱枕,女人身後窗櫺的玻璃也是一片空白,無從知曉畫中場景所處的外部世界。這些獨特的藝術手法共同構建出一個異常親密的主觀視角, 與觀看提香的維納斯不同,在林風眠的《裸女》前,觀者仿佛與畫中的女人近在咫尺,一併斜倚在她的身邊。
雖然畫中的女人形象取自古典繪畫中的經典造型,林風眠運用新的技巧為作品注入鮮明大膽的現代感。他細緻 地用水墨暈染出女人胴體上立體的陰影,突顯其柔軟豐滿的身體曲線,再用簡潔粗獷的筆觸將周圍的環境壓縮成二維空間,以提示觀者畫家的存在。畫中的平面空間, 以及女人與觀者四目交對的凝視眼神,與愛杜爾·馬奈 1863 年的名作《奧林匹亞》( 圖2) 類似:畫中女人倔強且毫不妥協的眼神當時震懾了所有來參觀的觀眾。而 林風眠寥寥數筆優雅勾勒出的清秀面龐也反映了現代主義大師如亨利·馬蒂斯和巴勃羅·畢卡索對他的巨大影響。 此外,正方形的畫布本身就極具現代感,為林風眠提供 了極大的靈活性,以創作出平衡協調且富有動感的幾何構圖。
儘管與油畫相比,水墨在色彩與肌理表達方面存在一定 局限,林風眠始終秉持「復興中國藝術」的信念,嫺熟地將水墨的色調變化發揮到了極致。在該幅《裸女》中, 林風眠精巧地勾勒出女人的胴體,將她乳白色的皮膚與 用水墨渲染的周圍環境一分為二。西方美學更多依賴色彩輔助線條並營造空間感,而林風眠則更強調線條的重要性。他行雲流水的筆觸取法自隨性縱逸的中國傳統書 法。同時他在構圖中選擇將負空間施以主色調,這個技法曾在著名宋代文人畫中出現,也再次證明他與東方傳統的深厚羈絆。畫中所展現的傳統與顛覆,在實與虛, 色彩與空間之間不斷搖擺,達到和諧統一的平衡。
作為中國少數幾位創立並引領現代藝術發展的先驅之 一,林風眠在造型、構圖以及空間結構上的變化,為他的作品注入了現代主義的詩意與古典主義的優雅,以無 人企及的藝術成就帶領中國傳統繪畫進入更加寬廣、更加豐富、更加現代的藝術領域。林風眠的藝術創作及教育理念對隨後中國二十世紀湧現的諸多重要藝術家們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永遠地改變了中國藝術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