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科學家認為地球迄今出現過的物種有99% 已經滅絕,而目前亦有兩成多的哺乳類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威脅。今天對於一些史前動物如長毛象、地懶、劍齒虎等的認識都是來自化石的發現和科學家的想像。人類為了可以保存死去動物的原貌而把動物製成標本,成為了供人可以仔細觀賞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博物館展品。被喻為標本之父的John Hancock 在 1851 年倫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上展出了一系列的鳥類標本而引起極大影響,中產階級流行以動物標本裝飾室內空間,亦有人為了懷念已經逝世的寵物而找專家製作標本。當代藝術界有好幾位藝術家曾利用動物標本作為現成物創作,包括了勞森伯格 ( 圖1)、達米恩.赫斯、莫瑞吉奧.卡特蘭和蔡國強等,而日本的代表人物則有名和晃平。
名和晃平是一位廣受關注的日本年輕藝術家,他最有名的雕塑系列作品的靈感即是來自標本。他通過搜索互聯網,先找來合適創作的動物標本,再在上面用透明球體徹底地密封實物,並以「PixCell」命名這種手法創作的雕塑。這個自創的詞由英語Pixel( 像數) 和Cell( 細胞)組成。Pixel 是建構數碼影像的點,而Cell 則是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元素。透明球體在視覺上把不同的實物,包括動物標本、玩具、香煙盒( 拍品編號207)、樂器等原本由不同物料組成的東西,全部統一為相同的基本元素,球體成為了構成「PixCell」雕塑的「細胞」,就像電腦世界中所有圖像都由像數組成一樣,名和晃平巧妙地把電腦虛擬和現實本來對立的狀態對等起來,並使之具體化。
達爾文於1859 年出版了引起極大爭議的《物種起源》一書,其中最難令同代人接受的,正是人類和其他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1999 年,科學家通過基因比較,畫出一幅人類的演化樹,指出人類和今天的各種黑猩猩和巴諾布猿源自同一大猿祖先。在這個理論基礎上看名和晃平的「PixCell」系列,就可以發展出一套平等對待世間萬物的世界觀,因為任何東西只要通過他的「PixCell」化處理,便被轉化為擁有相同基因的新物種。名和晃平不單引領觀眾思考自身與萬物的關係,更在生物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提供一個對未來物種演變的無限想像。
鹿是名和晃平在「PixCell」系列中反覆選用的主題。他選擇鹿作為主題應該與日本傳統神道教視鹿為神的使者有關( 圖2)。《PixCell:鹿第九號》( 拍品編號57)是一件被透明球體密不透風地包圍的鹿頭雕塑。在形式上,就好像達米恩.赫斯特用單一閃亮耀眼的物料包裹頭骨一樣。如果在近距離觀看《PixCell:鹿第九號》的話,動物標本的皮毛還是清晰可見,不過觀眾只能斷續地接受這種視覺資訊,從一個球到另一個球透視出來的細節,綜合成對整個鹿頭標本的想像。若從遠距離看《PixCell:鹿第九號》,它就像電腦屏幕上因像數不足而無法清晰顯示的一個模糊圖像,但最外圍的透明球體,卻是實際地作為實物存在,視乎觀眾先入為主地認為眼前的東西是一個鹿頭, 還是只是一組透明球體而已。名和晃平的藝術處理引起觀眾的好奇心,為了更接近「真實」,必須來回以遠和近的觀看方式去完成對作品的閱讀。
藝術家夫妻克里斯多及珍妮克勞德以布料包圍整座柏林國會大廈( 圖3),轉換原有實物的外在特性,呈現不一樣的抽象美感,帶領觀眾離開熟悉的真實。又接近梅瑞.歐本漢以動物皮毛包裹茶具引發的超現實想像和詩意( 圖4)。名和晃平藉著在作品展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甚麼才是真實?」實物?透明球體?還是原本組成數碼圖像的「像數」? 21 世紀是一個流行虛擬的世代,科技不斷地改變人類對真實的認知。名和晃平的「PixCell」雕塑令人游離於真實與虛擬的概念,並在觀賞的過程中,短暫地感受世界大同的實踐。
名和晃平是一位廣受關注的日本年輕藝術家,他最有名的雕塑系列作品的靈感即是來自標本。他通過搜索互聯網,先找來合適創作的動物標本,再在上面用透明球體徹底地密封實物,並以「PixCell」命名這種手法創作的雕塑。這個自創的詞由英語Pixel( 像數) 和Cell( 細胞)組成。Pixel 是建構數碼影像的點,而Cell 則是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元素。透明球體在視覺上把不同的實物,包括動物標本、玩具、香煙盒( 拍品編號207)、樂器等原本由不同物料組成的東西,全部統一為相同的基本元素,球體成為了構成「PixCell」雕塑的「細胞」,就像電腦世界中所有圖像都由像數組成一樣,名和晃平巧妙地把電腦虛擬和現實本來對立的狀態對等起來,並使之具體化。
達爾文於1859 年出版了引起極大爭議的《物種起源》一書,其中最難令同代人接受的,正是人類和其他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1999 年,科學家通過基因比較,畫出一幅人類的演化樹,指出人類和今天的各種黑猩猩和巴諾布猿源自同一大猿祖先。在這個理論基礎上看名和晃平的「PixCell」系列,就可以發展出一套平等對待世間萬物的世界觀,因為任何東西只要通過他的「PixCell」化處理,便被轉化為擁有相同基因的新物種。名和晃平不單引領觀眾思考自身與萬物的關係,更在生物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提供一個對未來物種演變的無限想像。
鹿是名和晃平在「PixCell」系列中反覆選用的主題。他選擇鹿作為主題應該與日本傳統神道教視鹿為神的使者有關( 圖2)。《PixCell:鹿第九號》( 拍品編號57)是一件被透明球體密不透風地包圍的鹿頭雕塑。在形式上,就好像達米恩.赫斯特用單一閃亮耀眼的物料包裹頭骨一樣。如果在近距離觀看《PixCell:鹿第九號》的話,動物標本的皮毛還是清晰可見,不過觀眾只能斷續地接受這種視覺資訊,從一個球到另一個球透視出來的細節,綜合成對整個鹿頭標本的想像。若從遠距離看《PixCell:鹿第九號》,它就像電腦屏幕上因像數不足而無法清晰顯示的一個模糊圖像,但最外圍的透明球體,卻是實際地作為實物存在,視乎觀眾先入為主地認為眼前的東西是一個鹿頭, 還是只是一組透明球體而已。名和晃平的藝術處理引起觀眾的好奇心,為了更接近「真實」,必須來回以遠和近的觀看方式去完成對作品的閱讀。
藝術家夫妻克里斯多及珍妮克勞德以布料包圍整座柏林國會大廈( 圖3),轉換原有實物的外在特性,呈現不一樣的抽象美感,帶領觀眾離開熟悉的真實。又接近梅瑞.歐本漢以動物皮毛包裹茶具引發的超現實想像和詩意( 圖4)。名和晃平藉著在作品展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甚麼才是真實?」實物?透明球體?還是原本組成數碼圖像的「像數」? 21 世紀是一個流行虛擬的世代,科技不斷地改變人類對真實的認知。名和晃平的「PixCell」雕塑令人游離於真實與虛擬的概念,並在觀賞的過程中,短暫地感受世界大同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