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ANDI (INDONESIA, 1907-1990)
亞洲 重要私人收藏
阿凡迪 (印尼,1907-1990)

渔夫

細節
阿凡迪
阿凡迪 (印尼,1907-1990)
渔夫
油彩 畫布
149 x 96 cm. (58 5/8 x 37 3/4 in.)
1969年作
款識: 藝術家花押 1969(左下)
來源
2005年10月9日 蘇富比 新加坡 編號162
原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2008年5月24日 佳士得 香港 編號133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亞洲 私人收藏

拍品專文

阿凡迪的作品以其強烈表現力,尤其是對他的對象的情緒及 性格之傑出描寫,獲得高度的專業評價。《漁夫》( 拍品編 號33) 一作與藝術家其他人物繪畫一樣,誠為藝術家的一 幅傑作。

早於50 年代,阿凡迪便放棄使用畫筆,直接把油彩從鋅管 塗抹在畫布之上。藉此自由奔放的風格,藝術家探討他自身 與描繪對象的情感。阿凡迪流麗的風格的長處,在於他在混 合的雜亂線條及色彩之中,仍保持他描繪對象的整體形象。 細節得以仔細保留,同時揭露出藝術家本人細心的觀察與幾 分幽默感。

繪於1969 年的《漁夫》是藝術家巔峰之作,而這時期亦廣 為推崇是藝術家藝術創作的高峰。這幅罕見的垂直構圖巨 作,重點呈現了他作畫的表現性,尤其精於描畫他的對象的 情思與性格。此作中的漁夫是一個比例勻稱,於自然及其波 瀾之中自在自我的人物。

描繪一個剛從大海打魚歸來岸邊的漁夫,他的漁具船槳架在 右邊肩膀之上,這漁夫是他的事業與命運的主宰。透過阿凡 迪典型的獨立人物繪畫構圖,表現出他的雄偉。人物立在畫 作正中心,以一個雄壯的全身描繪,配以反覆施彩的背景。 在《漁夫》一作之中,漁夫的皮膚以奪目的橙紅色畫成,輔 以阿凡迪典型的波動、旋轉起伏的直接把油彩從鋅管在畫布 上施加的黃綠色調,展現出最極致的純粹表現性。

被推崇為「印尼現代藝術史中的巨人」。阿凡迪的繪畫一般 表現他對奮力脫貧翻身的人們的生命的感情。漁夫一般不被 視為值得作為繪畫題材,但在阿凡迪的作品之中,他有着中 心的地位。在阿凡迪故意加強人與死物之間的比例之下,實 際的比例被忽視。富動感的油彩描繪出天與海,表現出他作 畫風格的高超,而漁船比例的縮少,則是藝術家以畫布作媒 介去訴說故事的鬼斧神工。

阿凡迪的藝術扎根於他對周遭世界直接的觀察,這些觀察所 得,轉移成為他個人內在意象的表現。他對日常生活的全神 貫注是他一生的志業,對他來說,這是描繪他的家鄉最美好 的一部份。透過捕捉每一個情景及物象的精髓所在,他不斷 發展及持續探索一系列的物象,例如稻田、印尼的節慶、太 陽、他的自畫像、當然還有鄉村鬥雞的動感力量。這些在地 的啟發造就了充滿充沛能量與獨立感情與強烈的律動的繪 畫,是對當時社會情感與藝術家本人的情思的最佳紀錄。

他主張以眼睛及心靈,而不是學養去欣賞他的作品。情感是 藝術家作品重要的元素,捕捉了他描繪對象的精髓與靈魂, 同時歌頌了人們的精神。他經常開玩笑的把自己與梵高相 比:大家是都是一個有強烈感情的男人,而這種強烈的感情 轉而造就一系列的藝術品。阿凡迪作品風格相類,其對形式 與過程的超越,使得阿迪的的繪畫充滿着樂觀主義、啟發性 與藝術創作的愉悅。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融藝(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