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 WOU-KI (ZHAO WUJI, FRANCE/CHINA, 1920-2013)
歐洲重要私人收藏
趙無極 (法國/中國, 1920-2013)

09.01.70

細節
趙無極
趙無極 (法國/中國, 1920-2013)
09.01.70
油彩 畫布
54 x 73 cm. (21 1/4 x 28 3/4 in.)
1970年作
款識:無極 ZAO 70' (右下) ; 'ZAO WOU-KI 9.1.70 (畫背)
來源
法國 巴黎 Guy Genon-Catalot收藏
現藏者家屬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此作品附趙無極於2004年12月15日簽發之保證書
此作品已登記在趙無極基金會之文獻庫,並將收錄於弗朗索瓦.馬凱及揚.亨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資料由趙無極基金會提供 )
出版
1998年 《趙無極》Yves Bonnefoy及Gérard de Cortanze, Editions La Différence 巴黎 法國 (圖版,第154頁)
2016年 《趙無極收藏》(展覽圖錄) Editions Flammarion 巴黎 法國 (圖版,第254頁)
展覽
2016年「趙無極收藏」Hospice Saint-Roch 博物館 伊蘇丹 法國
2018年4月28日-5月3日「趙無極:筆法之旅」佳士得巴黎 巴黎 法國

拍品專文

「用雙腳探索東西文化,以單一心智欣賞世界思潮。」 - 林語堂

實色和留白、中西元素的碰撞,向來是趙無極的創作主題。在《09.01.70》( 拍品編號18) 中,趙無極對空間的描繪彷彿峰嵐波流,吸引觀者乘著冥想的翅膀,探索千變萬軫的宇宙。通過探索構圖、顏色、空間和光影間錯綜的關係,趙無極展開了中西藝術間的對話,描繪了一個繁複卻又詩韻跌宕的空間,讓觀者被大自然的平靜和騷亂所深深震攝。

《09.01.70》一作中,趙無極打破顏彩和留白間的二元關係,在實色和虛無之間製造持盈平衡。這種嚴謹精巧的平衡拿捏,彰顯了中國山水畫的精神和趙無極對中國非二元哲思的深刻了解。《09.01.70》裡清麗的顏色層層疊嶂,與左上角和右下角的留白區平衡相稱,悅人且和諧。實色區內濃烈橘色漂浮於畫面上,以淡藍色點綴著,創造出一種帶著韻律感的虛無印象。留白處也不全盤是無盡的空無。《09.01.70》裡各種色調的棕黃色,製造出無與倫比的空間感。恰如元代大家方從用簡潔曲線描繪的磅礴山脈,趙無極通過簡明的色調變換,把他對空間的理解,對中國書畫傳統中流暢的透明感的控制表現的淋漓盡致。不同於美國畫家山姆.法蘭西斯擅於通過色彩與空白處的強烈的對比,探討空間、色彩和光源間的關係,趙無極在實色和留白中尋找一種相互作用,創造出充滿律動的畫面,邀請觀者透過有限空間在蒼然的自然之境遊旅、敞徉。

《09.01.70》的筆勢巧緻而且創新,彰顯了大師如何融匯西方藝術和中國傳統畫的技巧。背景中的顏料平滑地塗滿整片畫布上,流水行雲,好似塗在紙上那般迤邐。而前景中那些乾燥的筆法,讓人想起中國水墨畫中的斧皺法。這些細緻而精確的筆韻捕捉了岩壁表面的堅硬,提點了這幅壯麗山水的豐富質感。平滑的背景與前景中那些繁複、疏淡的輕舞筆畫相呼相應,創造出了質感變異印象,意味著東方藝術中不同自然元素間的和諧互動。除了意境悠遠的中國水墨效果,趙無極也應用了西方油畫的傳統技巧:在畫面的右側邊際,他刻意地移除了一筆白色顏料,強調油彩多彈性的可塑特質。這種迅疾的動勢法,呼應著大師從西方抽象藝術中所受的技巧薰陶。換言之,趙無極從畫作技巧的中西合璧,製造了獨樹一幟的空間感。在《09.01.70》,趙無極汩飛的用色,闡明了他在創作旅程中持續對捕捉光影和顏色處理的用心。濃烈的亮橘色,被點滴淡藍所調和平衡。這些看似衝突的顏色相映成趣,製造出柔和流溢的光焰,讓人想起他1950 年代作品中的顏色選擇。此幅繪布中的多重色調和活潑亮彩,也不禁使人憶起法國印象大師莫內的《睡蓮》。莫奈的畫中,奔放疏宕的筆勢、濃淡變奏的豔彩描繪捕捉住轉瞬即逝的光和靜靜飄浮的睡蓮。

莫奈鮮少使用黑色,而趙無極因深受中國藝術傳統的濡染,對黑色的運用拿捏妥當。黑色與其他色彩的對比加深了整幅作品的空間感,展現了大自然的複雜多元。透過顏色的運用來捕捉光的變化,是趙無極畢生的追求,這也是他受西方畫風陶染的結果;對於跨文化中的概念對話能夠永續持衡,大師向來不遺餘力,這是他對中西藝術史的最大貢獻。

趙無極在中式繪畫構圖和運筆技巧中,融匯了西方創作媒體和用色概念。《09.01.70》展現了趙無極眼中複雜卻又和諧的自然,使身為觀者的我們能在無垠的宇宙疆界中冥想神遊。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