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a Schutz (b. 1976)
Dana Schutz (b. 1976)
1 更多
達娜. 舒茨

日光浴

細節
達娜. 舒茨
日光浴
油彩 畫布
188 x 213.5 cm. (74 x 84 in.)
2016 年作
款識:Dana Schutz 2016 (畫背)
來源
德國 柏林 Contemporary Fine Arts
美國 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拍品專文

在《日光浴》這幅尺寸宏大的巨作中,達娜.舒茨描繪了炎炎烈日下,一位充滿魅力的女性斜躺在沙灘上,其形象幾乎佔據了整個畫面。正如作品標題所示 (Bain de Soleil 即法語的日光浴),這位女士的形象靈感來自於舒茨童年時看到的防曬霜廣告。從幼年記憶出發,舒茨開啟了一段關於西方概念中就美的定義的對話,尤其關注藝術中呈現美感的方式。如今,大眾媒體常常可以反映當代社會的種種問題,而舒茨也從中汲取靈感,《日光浴》這幅作品正構成了 其多元創作之一。 融合驚人的具象圖案與鮮明的抽象幾何,舒茨將碎片化的 繪畫語言提煉縮影,試圖捕捉人類經驗中的複雜性,以其內在力量引起全世界 共鳴。

我們對畫中女子知之甚少,只見她的臉部被一頂寬邊大檐帽遮住,以免受到陽光的猛烈照射,眼睛也藏在一副巨大的墨鏡背後。她身體扭曲,膚色古銅,穿 著一件簡單的白色泳衣,脖子上垂下一串珍珠裝飾。她坐在一張小小的沙灘巾 上,唯一與她作伴的是一隻霓虹藍的螃蟹,在腳邊的沙子上爬行。灼灼的金色陽光從天空直射大地,升起的氤氳熱氣映襯在她柔和、幾乎泛紅的皮膚,深深 的陰影籠罩在她臉上。這份田園牧歌式的完美景致很快被身後隱約可見的黑色波浪破壞,波濤暗流湧動,似乎隨時準備將一切沖走。 歷經數百年傳統古典美學的洗禮,二十世紀的藝術家們開始對那些約定俗成的觀念發起挑戰。畢加索批判了世人對美的執迷,認為藝術不應該關於美,而應 當解決社會問題。隨著二戰的戰火將世界變得滿目瘡痍,尚.杜佈菲與菲利普. 古斯頓繼承了畢加索立體派對女性形象的重新闡釋,而《日光浴》從許多層面上都延續了這段對話。「古斯頓比任何其他藝術家都更善於刻畫人類混亂的矛 盾,與令人心碎的兩面三刀。」舒茨如此評論道(達娜.舒茨,《萬物之重》, H. 庫珀及其他,《現在是菲利普.古斯頓》,展覽圖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2000,頁163)。舒茨亦提到,她曾在雜誌的插圖上看到柔和的陽光輕撫著沙灘上的嬌軀,那正是她所見過最美麗動人的女性形象。而在《日光浴》中, 當我們透過舒茨獨一無二的濾鏡去觀賞時,我們也進入到藝術史上對於女性形 象闡釋的脈絡中。

這幅作品最初是《Vogue》雜誌為慶祝125 週年紀念而組織的特別項目所創作。《Vogue》遴選了一批藝術家,包括約翰.巴爾代薩里,朱莉.梅赫雷圖 和莫瑞吉奧.卡特蘭,圍繞「什麼是美?」為主題創作。而時尚品牌Marni 隨後宣佈與藝術家聯名合作,發佈了一系列限量版托特手袋和T 恤,收益全部 捐贈給非洲與美洲的艾滋病慈善機構。

《日光浴》完成之時,舒茨已然憑藉其獨特的黑色幽默、超群的感染力與淵博 的藝術史想象而享譽世界。舒茨似乎能夠精準捕捉到生活中的決定性瞬間,並 將之懸停在如夢似幻的狀態中,遊走在真實與虛幻的邊緣。「在相聚又分散, 有形又無形、存在又消逝之間,我擁抱那裡的一切。」舒茨說道(達娜.舒茨, 引自https://www.saatchigallery.com/artists/dana_schutz.htm,2019 年5 月27 日)。總而言之,《日光浴》著眼於生命中毀滅邊緣的那一瞬間, 正是藝術家這種創作理念的終極呈現。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