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E SEUNDJA (1918-2009)
RHEE SEUNDJA (1918-2009)
1 更多
李聖子 (1918 - 2009)

風的證言

細節
李聖子
李聖子 (1918 - 2009)
風的證言
油彩 畫布
145.5 x 97 cm. (57 1⁄4 x 38 1⁄4 in.)
1965年作
款識: SEUNDJA RHEE 65' (右下); 6580P12 "LE VENT EN TEMOIGNE" RANELAGH. SEUNDJA RHEE (畫背)
來源
2007年5月15日K 拍賣 編號 92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1985年《李聖子》漢城 Yeolhwadang 出版社 (圖版,第44圖,第83頁)
2018年《李聖子1918-2009》展覽圖錄首爾 Maronie Books 出版社 現代畫廊(圖版,第60圖,無頁數)
展覽
1967年「李聖子」巴黎 Lumiere畫廊
1976年「李聖子」卡涅 卡涅城堡博物館
1981年「李聖子:在巴黎三十年」巴黎 韓國文化院
1981年「李聖子:在巴黎三十年」漢城 Hyundai畫廊
1985年「李聖子」首爾 Hyundai畫廊
1988年「李聖子」果川 國立現代美術館
2018年「一百周年: 李聖子通往對立面之路」果川 國立現代美術館
2018年「一百周年展覽: 李聖子抽象畫1957-1968」首爾 Hyundai畫廊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風中的白樺細聲/櫟樹低語/季節/如音樂般愉悅震顫/ 一場交響……我為你顯畫自然/我在此記下生命的本質。」 李聖子,選自《時間之上》

李聖子是韓國現代藝術的重要開拓者。早在50 年代,她就以抽象畫在巴黎藝 術界的激烈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這也是她此後藝術生涯的主要陣地。餘生 的六十年間,李聖子定居法國,潛心創作,直至2009 年以91 歲高齡辭世。 她的創作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由具象繪畫到抽象繪畫的轉型時期(1953— 1958);《母親與地球》系列作品(1958—1968);幾何抽象繪畫和抽象山 水繪畫(1969—1979);《對極之路》系列作品(1980—1994);《宇宙》 系列作品(1995—2009)。《風的證詞》作於1965 年,是《母親與地球》 系列的代表作之一。這一系列作品中,李聖子大量使用小點和短線條,使得畫 的表面起伏,質感繁復,這也成為她標誌性的繪畫風格。

李聖子於1951 年赴法,1953 年入學大茅舍藝術學院, 成為趙無極、朱德 群等東亞抽象繪畫大師的校友。在這裡,她極盡所能地吸收學習歐洲油畫技 法,並結合自己的原生文化探索獨到的色彩和構圖。天賦與毅力,對藝術的 敏銳與赤誠,讓她在極短的時間就找到了自己的風格。1956 年,李聖子的 作品就已在巴黎國家博物館展出,並贏得資深藝評家喬治·布大宜(Georges Boudaille)的關注和撰文。此後,李聖子漸漸轉向抽象繪畫。與同時期的歐 洲抽象派畫家不同,李聖子追尋基於意涵之上的抽象。這一時期的作品中,她 重新解讀山水,並根據她的感受重新構圖——「我想把東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材 料融合在一起。」

李聖子抽象畫作的獨到之處,正是其中的敘事內涵。《風的證詞》的文學性標 題也印證了這一點。「我用幾何形狀來探索和表達我的主題,母親與地球,因為三角形、正方形、 圓形是超越時間和國界的形狀。」雖然畫作看上去簡單,創作過程卻持久而繁 復,畫作呈現的不僅是細膩的筆觸,也是畫家對素材長時間縝密的審視。《風 的證詞》中,李聖子重新闡釋了韓國傳統畫作中的多個母題。經過不斷的藝術 試驗,她在追求抽象形式與敘事內涵的平衡上達到了極致。畫作中無數的點與 線,是李聖子用畫筆在畫布上日復一日的耕作,就像真正的農民那样勤懇地耕 作土地。同時,漫長無盡的耕作,也訴說著她對遠在他鄉的三個兒子無盡的思 念——1951 年,她來到法國,與丈夫分居,從此也與兒子們天各一方。畫中 的每一筆,都象徵她作為母親的渴望。她渴望履行母親的職責,渴望對兒子的 照顧,渴望為千里之外的兒子們帶去點點綽綽的餵養。《風的證詞》正是李聖 子母愛的證詞,是她藏在一筆一畫之下的至真母愛,與觀者達成了共鳴。

1965 年,在離開韓國15 年後,李聖子回到韓國,並展出了75 余幅作品。這 是韓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抽象畫個展之一,在當地藝術界激起廣泛回響。即使在 母國獲得了巨大成功,李聖子也從未停止她的藝術追求。1980 年至1990 年 代初,《對極之路》系列展示了她對地球的探索。後來,她的探索伸向了更宏 大的宇宙,並創作出《宇宙》系列,表達了她對「陰」與「陽」概念的闡述。 從地球到宇宙,李聖子創作主題的轉向體現著她藝術視角的轉向——從個體現 實轉向超越情感和肉體存在的更高真理。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