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G SANG-HWA (B. 1932)
CHUNG SANG-HWA (B. 1932)
1 更多
歐洲重要私人收藏
鄭相和 (B. 1932)

無題 77-8-12

細節
鄭相和
鄭相和 (B. 1932)
無題 77-8-12
壓克力 畫布
162.2 x 130.3 cm. (63 7⁄8 x 51 1⁄4 in.)
1977年作
款識:1977年作 無題 77-8-12 鄭相和 CHUNG SANG HWA (畫背)
來源
首爾 Hyundai畫廊
首爾 私人收藏
2015年10月4日 K Auction 編號 23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鄭相和的繪畫超群絕倫,是韓國單色畫運動中最為啟發靈感的領袖之一,在整 個1970 至1980 年代主導韓國本土藝壇,本次晚拍欣然呈現他的傑作。這一 運動在近些年因其深刻的哲學之思、視覺之美、獨特概念而備受國際藝術世界 關注。《無題77-8-12》旨在通過冥想式的單色平面創造從自然中來,回歸自 然中去的概念,繼承了韓國抽象主義先鋒大師的傳統,諸如金煥基與李聖子, 他們的作品在本次拍賣中亦有登場。

《無題77-8-12》集中體現了鄭相和獨一無二的「剝離」與「回填」技法,他 從1970 年代早期開始採用這一技法,以水平、垂直、對角的線條創造出無數 網格,為畫布平面營造出縱深之感。他先用高嶺土、水和膠混合而成的塗料 平均塗滿整塊畫布,然後靜置一段時間風乾。等這一層厚厚的塗料完全乾燥之 後,將畫布從木框上拆下,在畫布背面畫上一格格水平和垂直線交錯而成的方 格,然後按照線條的紋理將畫布對摺又對摺,再挖掉特定方格中的顏料,最後 再以壓克力顏料一層層回填被挖空的方格。鄭相和不斷重複「剝離」又「回 填」,一直到「刪減」與「增加」兩種狀態達到完美的平衡點為止。

《無題77-8-12》繪製於1977 年,誠為鄭相和證明自己以這種冥想式的重複 手法成功達至無限的時間與空間的大師之作。創作過程中的不停歇的重複性, 讓鄭相和的作品更加耐人尋味。他的畫布不只是個容納重複幾何圖形的空間, 而是吸引觀者陷入深沉的冥想。歐洲知名藝術策展人與藝術史學者Lóránd Hegyi 曾對鄭相和的作品有此評論:「觀者若能仔細觀察畫布表面細膩的視覺 紋理,發掘藝術家低調的加工手法,以及平面與立體交錯而成的結構,就愈能 夠領會藝術家所要表達的冥想與情感面,也就是作品背後的詩意。」鄭相和自 己則說:「最後的完成品並非我創作的目標,而是我創作過程的展現。」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